韩先楚评价白崇禧:能跑善溜!总结运用十二字诀,全歼白一个军
1949年7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占了平江、浏阳等地。第十二兵团先遣师向衡阳附近开进,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随四十军行动。8月4日,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率部起义,长沙、湘潭等地和平解放。
程潜宣布长沙和平起义后,国民党军湘赣防线的彻底垮台,白崇禧奉命将桂系主力撤至衡阳、宝庆(今邵阳)公路两侧和粤汉铁路衡阳至郴州地区间组织防御,并和广东余汉谋勾结,企图组成"湘粤联合防线",在湘鄂西宋希濂集团协同下,防止人民解放军南下。
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部队继续向中南进军,务求在衡宝地区抓住白崇禧主力,追其决战,以达最后在广西境内全歼白集团的目的。
一、攻击衡宝线,围堵白崇禧

9月13日,由两个军8个师组成的人民解放军西路军,向湘西吉首、正江挺进;由6个军21个师组成的中路军,向衡宝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围歼白崇禧主力;由一个军在鄂西一带牵制宋希谦集团。韩先楚随第四十军从攸县出发,与其馀5个兄弟军一起向衡宝线国民党军进行攻击性的包围。
在部队行动前,军里召集各师师长、政委布置作战任务。军里领导要韩副司令员作指示。韩先楚知道各师经过一个月的休整,物资、战术技术等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于是着重从思想方面又作了强调,说:"白崇禧是地方军阀,他的部队善于南方的山地作战。要说他有什么特点的话,他和他的部队能跑善溜,一看局势不利,拔腿就逃。我们攻到长江北岸,他一看招架不了,立刻退到湘江沿岸,我们停止前进,他也不动,始终与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旦得知我们行动,他又会逃的,可见他是十分狡猾的。我分析,他不会同我们决战的,他怕吃眼前亏。因此,能不能把他的部队消灭在衡宝地区,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追得上、黏得紧、堵得住、打得猛,让他欲战不能,欲逃无路,处于绝境。"韩先楚关心地看了看一一九师师长徐国夫、政委刘光涛,对他俩强调说,"你们是军的前卫师,距离敌人近,部队行动必须迅速,绝不能让敌人在你们手里溜掉。"
徐国夫和刘光涛表示:一定要发挥前卫师的作用,抓住敌人,消灭敌人。

一一九师10月3日拂晓投入战斗,首先向驻守司马江、新桥一线的白崇禧七军一个团实施了成功的奇袭,而后,翻山越岭,昼夜兼程,追歼敌人,于9日下午,在铁塘桥、杨家桥一带与敌相遇。这时,一一九师实际已插到敌后,将国民党军退路切断了,在这里与敌人展开一场殊死战斗。
不久,韩先楚、解方得知四十军军长罗舜初上调北京工作,两人立即向肖劲光请求,一起去四十军带兵打仗。肖劲光见他俩态度真诚恳切,便答应将他两人的意见上报野战军首长。
上级很快批准了韩先楚和解方的要求,任命韩先楚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四十军军长,解方为第十二兵团参谋长兼第四十军副军长。
二、敢唱"空城计",阻敌罗逢圩
韩先楚率领四十军于12月进入粤桂边山区。崇山峻岭,森林嗟峨,山路忽高忽低,忽升忽降,盘旋环绕,坎坎坷坷。这对大部分出生于平原的北方籍战士来说,确实困难不小。在长时间、长距离追击敌人中,许多战士脚底板已是水泡连水泡,但大家仍然咬紧牙关,坚持着,许多人挂着棍子走路。扛小炮和扛重机枪的战士,肩压肿了,仍然手攀岩石、荆条往山上爬。

南方的天气,说变就变,有时雨急如箭,有时细雨如丝。尽管困难重重,战士们情绪很高,知道困难是暂时的,坚持就是胜利。
大家说:"追,要不怕困难地追,消灭白崇禧,给新中国献厚礼!"
四十军指挥所带着三五九团,于12月4日到达平山圩。韩先楚突然将团长黄国忠叫到指挥所。
韩先楚见黄国忠已来到门口,便赶忙请他进来,说:"黄团长,这是林总的来电,你看看。"
黄国忠接电报,边看边念,大意是:国民党第一二五军已过横县百合,向芦村逃窜,命你部火速出发,务必先敌迁回到罗逢圩、芦村,切断敌人的退路……
黄国忠看完电报后顿时沉默不语,他想到自己的任务是保卫军指挥所,可这堵敌任务眼下又没有别的部队,怎么办?

韩先楚早已看出了黄国忠的心思,踱了几步,停下来说:"怎么,你又在考虑指挥所?指挥所暂时唱"空城计",我看可以,你不必担心!再说,保卫指挥所的任务,其他部队赶到后,可以派其他部队担任,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抢时间拦住敌人,别让敌人跑了。"
黄国忠团长领受任务后,立即召集参谋长李林一等有关人员简要地传达了任务,研究了办法。
很快,一、二营轻装出发,路上边走边动员,口号是:"争取时间就是胜利 ""堵住敌人,胜利在握!""务歼敌于大陆,不让敌人逃掉!"由于行军速度快,一些战士晕倒了,一些战士强忍着、硬坚持着走。为了完成任务,战士们自觉地吃大苦、耐大劳,部队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40馀里的奔袭,比敌人早一刻锺到达罗逢圩。
三、布下口袋阵,踞险全歼敌
部队到罗逢圩后,团长黄国忠没有让部队停下来喘口气,便和李林一参谋长各率一个营,分别向葛麻西北山和芦村东山冲去,占领有利地形。

爬上山头后,黄国忠用望远镜观察,不由得"啊"了一声,原来他看到了罗逢圩东西两面是山,一条路从中间通过,北宽南窄的地势,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口袋。要是敌人先一步控制这里,仗就难打了,黄团长从内心深处佩服韩军长用兵果断、坚决。黄国忠幽默地对身边的人说:"上级给敌人准备的坟地就在这里。"他立即派出观察哨,并命令部队做好迎敌的战前准备。
突然观察哨报告,前面五六里远的大道上空尘土飞扬,是敌机械化部队向这里开来。原来是白崇禧部的前卫部队,敌人一到罗逢圩,便迅速抢占山头。
解放军三五九团二营五连与敌人抢占一个山头。敌人是乘汽车赶来的,体力充沛,五连经过20馀公里的急行军赶到这里,已筋疲力尽,但战士们队形不乱,个个奋勇争先,抢在敌人前面占领了山头阵地。当敌人气喘吁吁接近山头时,五连一阵猛打,敌人死的死,伤的伤,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
打退敌人后,五连干部要求战士们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抓紧时间构筑简易工事,防止敌人再一次攻击,防止敌人用大炮轰、飞机炸。

当敌人发现山头只有解放军一个连的兵力时,又组织了3次攻击,都被五连打退了。
由于部队果敢地抢先占领了制高点,一营也打退了敌人的几次进攻,将妄图从这里逃走的白崇禧的第一二五军,紧紧地压缩在长不到两公里、宽不到700米的山沟里。
敌人发现阻击的只有大约两个营的解放军,还没有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妄图通过猛烈炮火掩护,进行集团冲锋,夺取高地。敌人连续五六次冲锋,每一次伤亡都很大。一、二营把守的山头,居高临下,且有一道道天然的坚石作掩护,极易发扬火力,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士们牢牢控制着敌人难以夺取的山头、难以通过的道路,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

正当敌人无计可施、乱作一团时,响起了雄壮而嘹亮的冲锋号。黄国忠和李林一听号声,就知道是韩先楚军长率主力冲过来了。
经过近3小时的激战,韩先楚率第四十军将白崇禧的第一二五军全部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