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大!罗瑞卿中弹,太阳穴穿入虎骨出,棺材都做好了,罗竟然醒了
从各类有关近代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总能听到里面的毛主席总是在不停地呼唤一个名字,那就是"罗长子",这位毛主席挂在嘴边的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罗瑞卿将军,他总是神采奕奕,长身剑立,耳圆鼻直,一双眸子仿佛能够让人胆寒,高大的身材,总是让他鹤立鸡群,所以才被毛主席起了个"罗长子"的昵称。
一、头部中弹,命悬一线
曾经在解放军内部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是如果有人给邓政委(邓小平)送礼,邓政委一定会说:"礼要照收,事不能办。" 如果有人给周副主席(周恩来)送礼,周副主席一定会说:"礼可以收,但需付钱。"不过这礼要是送到罗部长(罗瑞卿)那里,罗部长只会回你一句:"礼给退回,人要处分。"

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却生动的反映出了罗瑞卿将军身上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办事井井有条,立规处处法办。在党内的几次"肃反"之中,所有的将领、士兵最害怕的一定是这个铁面阎王罗瑞卿,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毛主席在决定整顿国内治安的时候,脱口而出就要让罗瑞卿担任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
当然,这也和罗瑞卿将军的成长经历有关,1924年,罗瑞卿将军再次回到了南充县立中学,某日,学校决定组织出游,行到郊外的一处古庙时。只见那庙内有供着一尊硕大的如来像,堂侧面还供奉着一座卧佛,闭目侧躺,支颐安睡。
将军看到这里,顿时觉得妙趣横生,于是开口便说,口占打油诗四句:"一觉睡得好,万事皆罢了。我想同你睡, 大事没人搞。"这句诗虽然粗糙,但是却反映出了罗瑞卿将军处事的几条原则,一是不干闲事,二是不干错事,三是不干愚事,就这样,这尊卧佛,也就被年少的罗瑞卿调侃了一下。

在红军长征的时期,时任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政委的罗瑞卿将军在一次混战之中,被猛地击中,周围将领一看顿时眼泪都流了出来,原来这颗子弹直接打中了罗瑞卿头部,一个血洞瞬间开始蹦出血浆,当时将军就倒在了沙场上。
待到转移之后,毛主席迅速安排人手给将军救治,但是弹创处太复杂,根本不好手术,幸好子弹已经穿过去了,只能止血,剩下的听天由命了,当时,后勤部已经被通知去准备一口棺材。将军连续昏迷了数日,突然有了一点意识,就听见房间隔壁有锯木头的声音,其中还掺杂着人的声音:"诶诶,打大一点,听见了吗,棺材做得长一些,那个人长得真高啊!"毛主席听了也是一惊,后来还和周恩来打趣说:"罗长子是阎王爷点了名都不去报到的人。"
二、为人严谨,大将风度
如果说办事的效率能够排个名次,那么罗瑞卿将军绝对在我军是数一数二的,他办事干练果断,快捷利索,几乎当日事当日毕。在后来的传记中,将军夫人郝治平说道,瑞卿不止白天工作,每天几乎晚饭后仍要继续开始工作,我坐在一边,削水果给他吃;秘书立在一旁,口头和他汇报工作。

吃完东西,将军指示该如何做,秘书立刻记录。再之后,将军对秘书说:"你在客厅稍等我一会。"于是立刻取文件置办公桌,"哗啦哗啦"的翻阅,笔走龙蛇,顷刻批完,交秘书办理,有时经常要批到晚上十一二点。
据秘书统计,1960年全年,罗瑞卿将军共处理文电3. 6万份,平均每月3000份,每天100份,这几乎是部分将领三到四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特别是身为毛、周身边最"特殊的人",罗瑞卿强制自己保持和他们一样的作息,毛主席、周恩来都喜欢在夜晚工作,所以自己也保持晚上有良好的精神,那时候的中南海,毛主席无论饭前饭后,或深更半夜,有时都要到夜里两三点,只要有事,一定会找到罗将军,将军闻命即去,一刻也不耽误。周恩来凡有事找
必先问,睡了没有,睡了就不要叫他了。后将军听说了这件事,就交代家人和秘书,无论自己睡没睡,只要是周总理找,就必须要说我尚未休息。

1960年的某天,罗瑞卿将军回家向夫人要钱:"你一角钱,一角钱地给我装十张票。"夫人就问:"干什么用呢? "将军答曰:"昨天在大会堂开会,人家请我吃茶,我今天要回请。"
后来夫人还回忆说,"将军的记忆力特别好,唯独家中有多少钱弄不清,他一生只向我要过这一次钱。"
1963年12月,叶剑英元帅实地观看了南京军区十二军的 "郭兴福教学法"。叶帅高度评价:"大动脑筋,大开眼界。"月底就写文章,建议在全军推广。毛主席阅后批示:"郭兴福教学法不仅是继承了我军传统的练兵方法,主要是发扬。"

罗瑞卿将军闻风而动,迅速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后来经过统计,那一年从1月到10月,罗瑞卿总长先后十多次到各个部队表演示范,大力推广。
毛主席有一次和叶剑英元帅闲谈时,专门提到罗瑞卿将军,并评价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文/张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