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副总长开迎送会,花400多公款感不安上缴,并建议通报全军
在红一方面军中,有三位杨姓将军,被大家称作"三杨",分别是杨勇、杨成武、杨得志。这三位将军在我军同敌人的斗争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美援朝时期,三位将军先后入朝参战,周总理形象地称他们为"'三杨'开泰"。
杨勇将军很早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早在1927年秋天,他就有幸听闻了毛主席的讲话。当时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军退到湖南文家市,驻扎在里仁小学。
安顿下来后,毛主席发表讲话,向红军战士们阐述当前革命形势,并且用司马光砸缸的事情来比喻革命力量干革命。杨勇和同学们好奇地骑在墙头上听毛主席讲话,当听到终究会砸倒蒋介石这块缸的时候,杨勇热血沸腾,暗自立下决心,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大家"砸缸"。杨勇对毛主席的讲话透露出的雄才大略所折服,追随一生。
杨勇将军浓眉大眼,眼睛咄咄逼人,不了解他的人见他第一眼会感到压迫感,实则将军性情温和,谨慎笃厚,与外表有一些差别。但事关部队的事情,杨勇将军都会严肃对待。对于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杨勇非常重视,比如说群众纪律。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将军手下三营七连在一处空宅子宿营,宅子里没人,但很多东西都还在,也许是宅子主人听说有部队来了,躲了起来。
司务长见宅子里还存有一些米,见是一座空宅,没打报告就私自取了一斗米给煮了,给战士们填饱肚子。等到开饭的时候,杨勇将军知道了此事后,非常愤怒,将该司务长狠狠批评一顿后撤职,并再次强调部队群众纪律。
对于取了群众一斗米,将军亲自到该住宅写了一张借条:"大伯大娘,红军吃了你家一斗米,付给你白洋一元,谢谢您们全家,红军还是要回来的,那是当面道谢。"随后,他取来白洋,连同着借据一并放入了米缸之中。
将领如此,底下的士兵更加遵守群众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过之地,秋毫无犯,给群众留下了很好的部队形象。
有一次,在拿下了某座城后,杨勇将军安顿完毕就上街查看城内情况。一切恢复工作都井然有序,将军中肯地点了点头,可当他经过一家浴池店旁,看见旁边一块牌子上写着"XX部队包塘",不由得眉头一皱。
将军立即让警卫员将这块牌子摘下,同时让其找来浴池老板,对老板交代,解放军一律不准搞特殊化,平时怎么对待普通百姓,就怎么对待解放军战士。
对于部队的事情,将军总是这样一丝不苟,平时如此,到了战场上亦是如此。特别是一些硬仗、恶仗,绝不掉链子,甚至还"上赶着"去打仗,这是看他那额前浓眉,就有点猛张飞的味道。
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中,杨得志所部一路强攻,在攻进敌人纵深后险些被包围,在这关键时刻,另一位将军见情况不妙,似乎有大危险,于是赶紧带着部队撤退,杨得志部眼看独木难支。
这时,杨勇将军挺身而出,带着部队火速支援杨得志,"两杨"携手,力量大了不少。杨勇将军告诉杨得志:"人家走了我来打,我哥俩儿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杨得志被杨勇冒死前来支援所感动,笑出了声,心里笑骂道:"谁要跟你一起死,老子要活着冲出去。"
战斗打得很激烈,战士们发扬顽强作风,奋勇杀敌,在两人的带领下,经过一番鏖战,部队最终攻破敌人,化解了这次危机,"二杨"的情谊更加深厚。杨得志时常谈起这件事,感慨万分,两人生死与共,成了患难真兄弟。
杨勇将军打仗不是只会勇往直前的"活李逵",在勇猛的外表下,还藏着一颗睿智的头脑。将军打仗,有勇有谋。在1946年初的时候,接到命令,带着部队向东进发,最终将国民党七十师和三十二师围困在六营集。
一下子吃掉敌人两个师,势必会令敌人在该域损失一大力量,甚至动摇敌人战略计划。可杨勇在部队包围敌人之后,并没有立马发起攻击,只让人守好包围圈,不能让试图突围的敌人冲了出去。
而他自己则登高望远,查看四周地形地貌,有时候还要拿出地图来比对。仔细钻研之后,杨勇向刘邓首长建议,"网开一面",在包围圈上故意让出一道口子来,在口子外面再设伏歼灭敌人。刘邓首长听了之后,称赞他这个办法非常好,比强行吃掉这个部队损失小太多。
果然,在包围圈开了一道口子之后,敌人以为是我们包围出现漏洞,急忙带着部队往外冲,他们怎么知道,突出包围圈又钻进另一个"口袋"。等到敌人钻进口袋后,伏击部队亮相,经此变故,敌人早已毫无一战之心,很快就溃不成军,杨勇将军所部歼灭了敌人两个师部和三个半旅足足上万人,取得巨大胜利。
战后,有人问杨勇将军,在包围圈上开口子放敌人,万一敌人打得凶猛,跑了怎么办?将军笑着表示,打仗不能只想着歼灭敌人多少,应该是以最小的代价歼灭更多的敌人,从缺口逃出来的敌军势必慌乱,如果知道再次被包围,将毫无斗志,到时候,我军气盛,敌人哪里还有一战之力。
常年打仗,将军的枪法自然不熟,在1964年,将军凭借自己精准的射击技术,向英军展现了我军过硬的军事素质。
当时,杨勇将军带着陪同来北京的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到某部参观射击表演。参观完后,蒙哥马利来了兴致,想要射击,于是取来半自动步枪,采用卧姿射击,枪声一声声响起,子弹接连命中。
蒙哥马利起身后,对自己的射击成绩很是满意,笑着将枪丢给了杨勇将军,意思很明显,这是要和杨勇将军较量一番,双方代表各自国家,为了国家荣誉,自然不能输于他人。
可惜,蒙哥马利轻看了身边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杨勇将军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怯意,拿过步枪,采用站姿射击,稍作瞄准后,一发发子弹脱膛而出,全部命中。蒙哥马利见此大为震撼,站姿射击居然能做到如此,可见杨勇将军的射击功底。
结束中国之行后,蒙哥马利途径香港回国,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就自己这些天亲眼见识了中国军队战士、将军的能力后,说出了令很多国家没有想到的话:"不要和中国军队在地面交手。"可见,中国军队给他的压力有多大,这其中,杨勇将军的射击自然也起到了作用。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意志。很多将军在战争年代都有抽烟的习惯,特别每逢大战的时候,烟是一支接着一支地抽。杨勇将军也不例外,是个老烟民。
在将军晚年的时候,一心想要戒烟,为戒烟也花费了不少功夫。在开始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只抽六支烟,每顿饭后一支,早中晚再各一支。起初还能接受,于是,他又将标准改为每天三支,结果没过多久,他的烟瘾犯了,戒烟失败,反复几次,皆是以失败告终。
到后来,在和领导的谈话中,杨勇将军向军区领导宣布戒烟,这一次,和以往就不一样了,大丈夫"吐口唾沫是个钉",将军绝不会在领导面前食言。为了向领导表示决心和毅力,杨勇将军开军区开会的时候特意带上烟和火柴,开会了就放在桌子上。
开会时,难免有人抽烟,杨勇将军闻烟不动,哪怕是心里痒痒,也绝不看自己眼前的烟盒一眼,旁边一些戒烟失败的人深感佩服。就这样,将军最终成功地戒掉了烟。
将军认定要做的事情都会竭尽全力做到,将军若要坚守的原则,哪怕是一辈子也不会改变。在1980年初,总参出现人事调动,调进调出者皆有之,于是,总参决定搞一个迎送会。
当时的杨勇将军已经是副总参谋长,此事就由他负责,地点选在了京西宾馆。宴会气氛融洽,笑声不断,到场的人有说有笑,颇为高兴,最终花费了400多元。
事后,中纪委向杨勇询问此事,将军心里感到不安,不安的是这个行为打破了他的原则。于是,写了一份检查报告,并且自掏400馀元,一并上交,同时建议将此事通报全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就是这样一位严守原则的将军,在面对生死的时候,久经沙场的他显得十分豁达。1982年冬天,杨勇将军病危,很多人都来探望,每逢有人来,将军神情自若,与之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是个病危的老将军。
对于自己的病情,将军笑着说:"我还有一个月时间了。"就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自然。见此,听得人心里更加酸楚,转过背去,默默流下眼泪。1983年1月6日,将军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