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1948年9月,秋风送凉,习习爽爽。长春城外西南 20里的四家子村,历史地成为解放长春战斗的指挥中心。那是在年初之时,随着东北战场上夏、秋、冬季攻势的开展,东北的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而敌人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收缩在沈阳、锦州、长春三个战略支点上。在东北局进行新的作战部署的军事会议上,肖劲光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前线指挥所司令员。

"我跟你一样,也是所长了。"肖劲光在太阳岛沐浴时对卫生所长秦承恩开玩笑地说道。口气是那样的轻松,似乎他并不是要去东北的第一前线,而是去做别的什么事情。

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并不轻松,也不可能轻松。当他受命将指挥所移到长春城外50里的李家屯的时候,的确是准备去打一场攻坚战斗的。按照此时东北主帅林彪的想法,是准备先攻打长春,而后向关内压缩。肖劲光率10万人马组成了城外之城,给长春城箍上了一道"铁箍"。他明白,长春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防御体系的大城市,城内是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统帅的10万兵马,实力相等,重兵坚城,敌守我攻,如果打起来,无疑将是一场激战。然而,在围城期间,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部署,东北战场采取关门打狗,先打锦州,而后解放东北全境。他们的任务相应改变成久困长围长春城,牵制住敌人,支援锦州战役。于是,他们便与敌人对峙于长春城内外了。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此时,他们兵临城下已是3个月了。肖劲光的第一围城指挥所改称第一兵团。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一改变,使国共两党的这场战斗无论是从战场主官、部队番号还是从兵力实力上都完全对等起来。他的兵团司令部向前移动30里。搬到了四家子村。

他的住房是一个传统的东北三间套的房子,东屋是卧室,中是灶间,现在临时搭个门板作桌子,墙上挂上地图,成了作战指挥室,西屋住着警卫员。在他的前后左右的几栋房子,是司令部的几个科室。他们昨天才搬到这里来,一切刚刚安顿下,显得还有些凌乱。警卫员和各科室工作人员都在出出进进地忙着整理东西。他们习惯了这几个月来的围城生活,显得很轻松,相互开着玩笑。

肖劲光走到院子里,抖开一床刚洗好的白被单,晾在院子里的绳子上。他始终保持着爱清洁的习惯,只要有空隙,就喜欢清理清理。这一夏天,他的一半时间几乎是在这床白被单里度过的。李家屯的苍蝇、蚊子多得出奇,可把他给整苦了。白天苍蝇爬满桌子、炕席,嗡嗡的叫声扰得你心烦意乱。尤其吃饭时,不仅争相往碗里飞,而且往身上、脚上叮着,使人厌恶之极。夜晚降临,蚊子逞凶,苍蝇也来凑热闹,他不得不用这条白被单把自己裹起来办公、睡觉。如今,天气凉了,苍蝇、蚊子逐渐少了,日子才好过些,这白被单也完成了它抵挡蚊蝇的历史使命,该清洗清洗了。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他望了望湛蓝的天空,淡淡的白云在游动着,不时传来几声雁鸣。"大雁忙着南飞了。"这3个多月的时间,春去夏来,夏去秋又来,全国形势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济南战役的胜利,吹响 了全国大反攻的号角,此刻,锦州外围战斗业已接上了火。主力部队都去支援锦州战役了,他手下只有8个独立师。老部队不多,大都是新建的地方部队,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凭经验知道,一个战略决战已拉开了序幕。说心里话,他有些急。他们在长春城下已围了3个多月了,围困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们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大小突围,切断了通往城内的一切交通要道,实行了经济封锁。由于城内缺粮,大批敌人外出投诚,已达一万馀人。城内敌人战斗力已大大削弱。但是,什么时间解决长春的战斗,他心里还没有底,这要待整个战局的发展,要等候上级的命令。他打仗喜欢快刀斩乱麻,这种旷日持久的战役他是第一次碰见。何止是他,这样大的围城战役在我军的战史上亦是第一次。"快了,快了,"肖劲光喃喃地说,"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头了。"形势发展如此迅速,如果锦州城如期拿下,长春的解放也就指日可待了。

此刻,肖劲光的对手郑洞国正在长春城内中央银行宽敞的办室内,来回地踱着步,他步履沉重,心绪坏透了。

这个黄埔一期的高材生,是一个颇有修养的人。他从1924年追随国父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至今,始终以忠于三民主义为信条。他在广东东征的淡水战役中,表现极其勇敢,在抗日战争中的昆仑关大战中也身手不凡。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是他做人的准则,他忠于上司,体恤部下,左右逢源。他在蒋介石眼中是一个俯首听命、忠于职守的将官,很得信任和重用;他在众部下眼中又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官长,很得推崇和拥戴。更奇妙的是,他身在"曹营"却不乏"汉友",两次国共合作中,他与周恩来、陈赓等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交情很深。虽然,他对国民党的腐败十分不满乃至失去信心,但是他却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训诫自己,而不愿离经叛道。20多年的戎马生涯,南北征战,他大都以一个很军事才干的军人形象出现。但是此时此刻,他却束手无策了。他早就想到过这个结局。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1948年3月,他受命于危难之时,就任于东北"剿共"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来到长春。他感谢蒋委员长对他的信任和栽培,但他知道,这是一个凶多吉少的任职。东北的战局已是急转直下,蒋介石已两次更换东北战场的主帅。这次,那个当初雄心勃勃的陈诚悄然而去,称病归山了。而他,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他没有也不会有别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个军人。

长春全城被围困的这3个多月来,郑洞国每天都像坐在火山上。各条通向城外的铁路、公路都被封锁,两个机场都被占领除了电台,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和外界联系。长春成了一座死城。在封锁带来的种种矛盾之中,最令他头疼的是缺粮。几个月来,长春的粮价已涨了几百倍,而且还是有价无市。那可怜的空投粮食也只是杯水车薪,每天都有横尸街头的饿殍。为了保存实力,他不得不将六十军的粮食供给压缩,保证战斗力强的新七军的最低限度的供给,可这又引起嫡系和非嫡系部队的矛盾。军营内怨声载道,军营外民怨沸腾,他真是感到山穷水尽了。

他的对手是肖劲光。大革命时期他听说过这个人。他们也交过手。那是第三次进攻临江的时候,他是进攻的组织指挥者,但他失败了。他领略了肖劲光的军事谋略,感到他是一个战略战术意识都很强的人。如今,倒过来,他成了被进攻的对象,他做过次努力,组织过数次突围,又都没有成功,看来他这次更是必输无疑了。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连日来,锦州前线捷报频传,长春城内人心俱散,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

"情报说蒋介石又逼郑洞国突围了,敌人在做突围的准备。"陈伯钧和肖劲光在兵团司令部研究着新送来的情报。

"郑洞国怕是无力突围了,不过狗急跳墙,他们也许还会作一次困兽之斗。"肖劲光说。

电话响了,陈伯钧走过去拿起听筒。

"伯钧同志吗?我是唐天际。六十军派了两名代表前来接洽起,并带有其军长曾泽生的亲笔信函。"唐天际报告了最新情况。

"哦?!"尽管这些日子以来,对城内云南滇系的六十军的起义策反工作一直在进行,可此时消息来得毕竟有些突然,特别是这与他们刚得到的敌人准备再次突围的情报相悖。陈伯钧带着疑惑的神态望了望肖劲光。电话声音很大,肖劲光显然听到了电话的内容。他没有马上表态,只是用眼睛示意陈伯钧讲下去。

"要警惕敌人耍花招!说不定又是一次突围的前奏。"陈伯钧说。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看来不像,我和潘朔端、刘浩同志研究了来信,确认签名是曾泽生的亲笔。"唐天际又说。

下面的对话肖劲光没有听,他在把这些情况串在一起,分析、判断、推理。如果六十军是真起义,对解放长春有决定性意义。这正是他们所期待的。有没有假起义的可能性呢?当然也有可能。但不论是真是假,都必须从速决断。肖劲光决然走上前去,从陈伯钧手中接过话筒。

"天际吗?我是肖劲光。"他的声调是那样有力,"你带着曾泽生的来信和潘副参谋长、刘浩同志立即来兵团部。"他回过头来,既是对陈伯钧,也是对电话追加了一句:"我们立即研究一下。"

一顿饭的工夫,唐天际、潘朔端、刘浩来到了兵团司令部,参谋长解沛然也应召而来,除了有事的肖华,兵团的主要领导都在了。唐天际把曾泽生的亲笔信递了过来。肖劲光看后又递给了陈伯钧。"骗局!我认为是个骗局!"陈伯钧把信重重地放在桌子上一,"郑洞国要突围,让六十军迷惑我们来了。"他手起手落一阵风,把信带到了地上。屋子里鸦雀无声,一时没有人讲话。肖劲光弯下腰去拣起了信,放回桌子上。"大家都谈谈吧。"他把目光转向刘浩,"刘浩同志是具体做这项工作的,你先谈谈看法吧。"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刘浩第一次参加兵团领导的会议,有些拘束,他站了起来。"坐下讲吧!"肖劲光用鼓励的微笑对他说。这个云南籍的年轻人,和滇军中的高级将领卢浚泉、龙云都有着特殊的关系。受东北局的派遣,专门做云南籍部队的地下工作,在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前方敌工部任副部长。他虽然年轻,但很聪明、机警,很有些点子,再加上有些关系,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他秘密化装进城多次,工作一直做到六十军暂廿一师师长陇耀那里。因此,对六十军的情况,他了如指掌。

"我认为,六十军在当前情况下起义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年轻人,说话开门见山,无所顾忌,"第一,六十军是非嫡系部队,本来就与蒋介石有矛盾,困守孤城以后,积怨愈深,据我与该部队接触的情况看,从高级军官到下属军官,都有反蒋情绪;第二,据地下党提供的情报看,曾泽生、陇耀思想斗争十分激烈。在个把月前,就有另谋出路的企图;第三,锦州大捷,长春已成孤城,困守下去死路一条。在此期间起义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来信的笔迹分析,曾泽生的签名确是他的亲笔。"潘朔端发言了。他是1946年海城起义的一八四师师长。鉴于他与云南军队的老关系,党中央、东北局委派他担任第一兵团副参谋长。围城期间,他利用老关系做了六十军上层军官的大量工作。

"陇耀的签名也是他的亲笔字。"刘浩补充说。他和陇耀很熟。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那么剩下的那一个便是一八二师师长白肇学了。"解沛然发言了,"这封三人联名信如果是真的,一个军长,两个主力师的师长,那就说明六十军可以全部起义,如果能争取到这个前途就太好了。"他思索了一下,接着说:"这是从好的方面说。从坏的方面考虑也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是诈降,我们还有围城部队,打回去就是了。我看我们应当做两手准备为好。""我看沛然同志的意见好!我们不能放过时机。如果六十军是真起义,对我们解放长春极为有利。如果敌人真是一个骗局,那我们就做好另一手准备。"肖劲光要拍板了。他用眼睛征求了陈伯钧的意见,陈伯钧点点头。

不论在任何事情的决断中,反面意见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决断具有全面性。"司令员,我请求再次化妆进城,把确切的情况摸来。"年轻人不乏勇敢、自信,刘浩再次请缨。肖劲光赞许地点点头。

"好吧,我们分一下工,我和伯钧组织检查反突围方案,准备万一。天际和朔端立即回前方政治部,向来使表示欢迎他们的起义,按他们的要求确定谈判起义具体事项的时间、地点。沛然同志作谈判代表,准备谈判事项。刘浩同志可以再次进城,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事直接和天际联系。我们立即将情况报告东北局,大家互通情报,并等候东北局和中央的指示。"

一个短暂的会,前后不过半小时,然而方案是周密的。10月17日,曾泽生率六十军起义了。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肖劲光的第一兵团入城部队占领了长春城东半部的六十军防地的制高点,居高临下,控制了整个长春城,接着有条不紊地接收城市。党中央和东北局已电示肖劲光"应相信六十军是真起义"。当然,为了预防万一,他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六十军起义成功,他很高兴,5个月的围城之战终于打开了缺口,取得了重大进展。长春城的一半已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六十军已全部开往九台。"作战科长进来报告说。"好!"肖劲光和肖华坐在指挥所里,两人仍在运筹帷幄。六十军起义后,新七军的营垒已乱了。各级军官通过各种渠道和解放军联系,探风声、摸底,有些前线的连队干脆打通了壕沟,到解放军的阵地上吃饭来了。形势喜人,争取新七军起义,和平解放长春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着。

"报告!"机要科长走了进来,"特急电,中央军委周恩来副主席来的。"

肖劲光接过电文,肖华也走过来,两人凑在一起看着,这是周恩来致郑洞国的一封信:

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远者不论,近一个月,济南、锦州相继解放,二十万大军全部覆没,王耀武、范汉杰先后被俘,吴化文、曾泽生相继起义,即是证明人民解放军必将取得全国胜利已无疑义。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背离;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曾军长此次举义,已为兄开启为人民立功自赎之门。届此祸福荣辱决于俄顷之际,兄宜回念当初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美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赞成土地改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则我敢保证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必将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宽大政策,不咎既往,欢迎兄部起义,并照曾军长及其所部同等待遇。时机急迫,顾念旧谊,特电促速下决心。望与我前线肖劲光、肖华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吴化文、曾泽生两将军专美于前也。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周恩来十月十八日

"机要科长,立即抄清送到解参谋长那里,让他设法送进城里。"肖劲光说。机要科长领命走了。

"恩来同志亲自出面劝降了。他和郑洞国私交不浅,郑洞国或许能回心转意。"肖劲光对肖华说。

"要那样就太好了,长春城可以兵不血刃,和平解放。可是也不敢过于乐观,郑洞国这个人好面子,又固执……"

劝郑洞国起义,好友周总理写下亲笔信,这封信到底最后收没收到?

"还愚忠愚孝。"肖劲光插了一句。两人相视而笑。他们从最坏处打算,准备与长春守敌作最后的较量。郑洞国失神地陷在中央银行大楼的沙发中。整个大楼静悄悄,那豪华的俄罗斯式的建筑,雕花的墙壁,精美的吊灯,此时都显得这样没有生气。夜深了,他毫无睡意,灰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

周总理写下的这封信,据郑洞国自己介绍,他是没有收到的。至于其中原因,也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