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司表彰上甘岭战役,12军参谋不想发:只有15军,没12军
李德生将军是一位能够把"名利"看开的新中国开国将领。对于军人而言战斗是天职,价值也要在战场上体现,必然,军功成为了最好的方式。但是,将军把打仗,打胜仗的这个东西看得很重要,而把功劳属于谁看得很淡泊。著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就是例证。
李德生,河南省新县人。1916年4月,将军出生在新店乡李家洼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便吃尽了生活的苦。在将军非常小的时候,母亲就离世了。为了生活,将军便早早地就成为了一个放牛娃。正是因为如此,1928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年仅14的岁的将军便加入了红军,因为机敏灵活,当上了红军童子团的团长,负责站岗放哨、送信、带路等活动,将军做事非常积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事情办得很漂亮。1932年2月,将军加入中国国产党,正式干起了革命工作。幼时的经历,影响了将军一生。或许正是因为小时候吃了不少的亏,所以,将军对于功名看得要比常人淡一些。功劳属不属于自己,这个问题,将军也看得很开。

一、临危受命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一战,相信不需要多做赘述,著名的英雄黄继光便是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这场战斗整整持续了43天,对着一个大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反复争夺59次,我军阵地的山头在这次战役当中都被活生生的削低了两米,稍微高一点的地方都直接被炸药炸松了,地上别说长草了,就连土都被活生生的烧焦了。在战前修建的坑道直接在战后被打断了五六米。我们后来知道的"一只果"的故事就诞生在这里。许多战士受了伤之后,根本无法转移,可是,低湿的坑道里什么都没有!没有酒精,没有绷带。受了伤只能熬着,不仅如此,许多人还要继续战斗。因此,许多战士直到死都没吭一声,牺牲的时候,嘴里的床单都死死地咬着。
这场战斗联合国军、韩军、志愿军投入的人力、物力都相当大,双方的伤亡情况也大。当时我军要面对的是武器装备先进的敌军,仅仅是炮弹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投下了190馀万发,还不说大炮、坦克、飞机这些东西,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远远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可想而知,我军的顽强。

而在这场战斗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十五军和秦基伟将军,这是我们知道的。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还有十二军和李德生将军。
当时,我军采用轮番作战的方式和敌人周旋,为了应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我军依托地形修建了190多公里的坑道,650公里的交通沟,1万多个掩体。但是,美军远征司令铁了心要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来攫取胜利,破坏我方现有的优势,制定了"摊牌行动",只要抢占597.9高地和537.7高地,便可以以很小代价对志愿军形成惨重的打击。因为这个地方,正好卡在我军的重要位置,美军又有火力压制,按照他们的预想,这个事情是可以轻而易举办成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我方会如此的顽强,战斗会如此的激烈。
1952年10月14日3时,首先是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想一想,准备都花了两个小时,有20多辆坦克、40多架飞机、300多门火炮以及不计其数的弹药,可想而知一旦开火有多凶猛。5时美军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在倾泄的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对两个高地进行进攻。当时的坚守高地的是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的一连和九连。我军只能用步兵火器战斗。虽然我方将士英勇无畏,但是,在炮火的攻击之下,修建的野战工事直接被炸毁,弹尽粮绝,伤亡呈几何上升。

同时,因为战局并没有如美军预料的那样顺利,又追加了兵力。这下子战事更加紧张了,我军十五军的兵力损耗实在太大了。当时,司令员王近山看到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瘦得不行,很是憔悴,问道:"你给我个实话,你能不能顶得住?"秦军长回道:"我四十五师打得差不多了,二十九师会上一个团,四十四师、二十九师还有其他防务,兵力确实再无法调动。"王近山便说:"我问你能不能顶得住?要是不行你就下来,我让十二军上去。"十二军也就是李德生将军的部队。一听这话,秦军长很是激动:"我不下,要死就死在上甘岭,我死也不下来。"是啊,战斗到现在,十五军这么大的牺牲,岂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王近山司令也知道这个情况,便说到:"那好,一言为定,十五军不下来,但是十二军也要上,我把十二军配属你指挥,再增调些炮兵。"
就这样,王近山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成立五圣山指挥所,由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负责,统一指挥三十一师和四十五师,二十九师进行配合,该指挥所归十五军军长直接指挥。这个部署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李德生将军而言就有些不公平了。因为这是典型的"用十二军的兵,打十五军的仗",也就是说十二军在给十五军"做嫁衣"。李德生将军心里是非常清楚的这件事的,但是将军高高兴兴地去兵团部,领了任务。

二、欣然受命,浴血奋战
当李德生将军到达兵团部之后,王近山嘱咐道:"战斗可能是空前残酷激烈的,要准备打苏联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那样的仗,一个战斗从战斗开始到结束要指挥一个连。"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残酷,我想我们现在想起来依然会觉得触目惊心,没有想到志愿军也会面临这样的境地,进行这样的血战。李德生将军十分清楚这一点,便慎重地点了点头。紧接着,王近山又说到:"我们要把敌人消灭在最前沿不准它前进一步,每一个阵地都要和敌人反复争夺。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要十分注意研究敌人的进攻特点,讲究战术,以最小的代价,给敌人以重大的杀伤。"听到这些话,李德生将军更清楚,战斗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同时对一个阵地反复争渡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最后,王司令更是语重心长地说道:"十二军要全部投入战斗,要和十五军搞好协调。战斗情况及时上报给兵团,也要报给秦基伟军长,仗是在他们阵地上打的,要服从他的统筹调动,要相互搞好团结。"李将军十分清楚问题的严重性,这一仗,不可儿戏,当即表示:"坚决执行兵团命令,指挥好前线的战斗。"

回去之后,李德生将军便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新的布防。横在将军面前的问题是军队的补给和攻下阵地防守的事情。将军便安排专人负责50米设置一个点,50米设置一个点,后来光是运输就有1300多人,同时,在741高地后面的岩洞里24小时昼夜不停地蒸着包子馒头。在20几天的战斗里,光是面粉就蒸了4万多斤。十二军上去之后,战地工事几乎全部毁坏了,只有全部重新修建。直到战斗结束,李德生将军都没有怎么合过眼。战斗的胜利是十分不容易的,在这40多天的战斗中,有许多人都留在了异国他乡,再也不能够看见五星红旗和碧波荡漾的鸭绿江。
但同时这场战斗也是成效显著的。美第八军司令范佛里特承认:"这次作战是'战争最的时间,是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军'受到最大的损失。"总司令克拉克也写到:"这个开始有限目标之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我认为作战是失败的。"

三、表彰仅有十五军
四十五师参战之后,志愿军司令部发表了表彰上甘岭战斗的通报。但是,这个通报只提到了十五军,十二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个通报一下来,十二军官兵的抵触情绪非常大,认为自己浴血奋战,最后,连姓名都没有,非常生气。李德生将军让当时的十二军参谋崔明礼向十二军全军发表彰通报的事情。崔明礼不想发,说:"这是发给十五军的,不是发给十二军的,不发。"就连参谋都有不满。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将军却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现在上甘岭战役是越打越大了,不是哪个军打的问题,也不是哪个兵团打的问题。打十五军的牌子就是打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牌子,就是打中国人民的牌子。"确实,这一战,不是哪个立战功的问题,而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保卫战。在大家还在小处纠结的时候,我们的将军早就看到了更远的地方了。正如参谋崔明礼感慨的一样:"将军海量,我们无法比啊!"

李德生将军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大情怀的豁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