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1957年3月下旬,邓小平离开北京,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这是他出任总书记后第一次外出视察。

山西是邓小平西北之行的第一站。

山西这块土地,对邓小平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

20多年前,也就是1936年2月红军东征时,身为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邓小平,渡过黄河,来到了山西这块黄土地。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小平担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他率先来到了山西抗日前线,以八路军政治部领导和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八路军代表的双重身份,先后在太原、五台和汾孝地区,为动员战区民众,创建晋东北和晋西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8年1月,邓小平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和师长刘伯承一道,率部深入日本侵略者占领区的后方,以太行山为中心,依托山区,并向平原发展。他们率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在太行山站稳脚跟后,分兵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接着,又率部越过平汉路,东进冀南平原,开辟了冀南抗日根据地;还先后建立了太岳和由鲁西等根据地合并而成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率部参加了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很大打击。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在这里,邓小平还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后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并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在这里,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先后发表了《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等文章和讲话,提出了对敌斗争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策略。在这里,他第一次进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为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45名中央委员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邓又率部进行了上党、平汉战役,有力地遏制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大大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的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部署,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部挺进中原,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邓小平对山西这块土地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有很深的感情,他在这里度过了将近10年的时光,这10年,奠定了他后来走向辉煌的基础。

从1947年走出山西又是一个10年,此时已经是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再一次来到了山西,他此行的目的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全程陪同邓小平在山西的这次视察活动。

在太原,邓小平认真听取了山西省委的工作汇报,仔细研读了反映厂矿、学校和机关干部群众思想动态的材料。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分别给太原市中等以上学校部分师生和厂矿企业、省市机关部门干部作了两场报告。报告的主旨是解决人民群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教育担任领导职务的共产党员、政府工作人员、经济和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努力克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另一方面是教育群众提高觉悟,树立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为原则的社会主义精神。

在给太原的教师和学生所作的报告中,邓小平首先透彻地分析了国际形势。针对波匈事件导致部分群众对社会主义产生的悲观失望情绪,邓小平对比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政治经济状况,阐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了大家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他说:我们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包括美国好的东西,但是,关键性的东西,我们从美国是学不到的。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在谈到国内供需矛盾紧张情况时,邓小平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经验不足,一股热心,建设搞快了,产生了错误,但这是前进中的错误。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错误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邓小平告诫报纸要把人的思想引导到健康的道路上来。

邓小平向师生们阐述了肃反、民主集中、青年的前途和党的领导等具体问题。他强调,我们国家应该经常注意民主,加强民主生活,使人民有提意见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对于群众闹事,"我们要站在人民之中,当作人民内部的问题来处理。""那些少数根本不讲道理的人,最后总是要被孤立的。"

关于政治思想工作,邓小平说:近一个时期,我们放松了政治思想工作,没有能够适应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政治思想工作是非常艰苦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山西青年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邓小平寄语山西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为实现这种理想而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守纪律的高贵品质。

"没有那些具有远大理想、具有高贵品质的年轻的、甘于当'傻瓜'的人,过去不可能搞成革命,现在不可能搞成建设。"

3月30日,邓小平在给太原厂矿企业和省、市级机关干部所作的报告中,从教育干部的角度,着重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党的领导。邓小平说,党的领导好坏,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依靠群众,能否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从思想上经常"洗脸"、"扫地"。邓小平回忆当年在太行山的岁月时指出:那时生活条件和环境都十分艰苦,却没有人闹待遇、闹等级,现在条件好了,反而闹起来了。他说:"过去叫死也可以去死,而现在拿山西话来说,就'挑肥拣瘦'。如果叫去雁北工作,那就认为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这种变化的背后,就是远离群众。现在群众原谅我们脱离群众的现象,这是因为党在群众中有崇高的威信。但仅仅依靠党的威信,总有一天会靠不住的。他列举离石县学生"闹事"情况,批评了县委领导"靠党的威信"压服学生的错误做法。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要"面对群众,发现问题,依靠群众,解决问题。要天天看到人民群众,不要天天看领导,我们全党如果都是这样,我们党就不会灭亡。"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关于群众闹事问题。邓小平说,要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绝不能用阶级斗争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群众闹事能否避免的问题,邓小平回答,只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经常的政治思想工作,群众闹事的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关于工厂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问题。邓小平着重论述了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力和重要作用。

最后,邓小平重申了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科学文化工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方针。

邓小平的这两个报告没有枯燥的说教,如同熟人之间拉家常式的访谈,深入浅出,比喻生动,富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山西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起到了教育干部、教育群众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山西整风运动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进程。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离开太原后,邓小平沿同蒲铁路南下,途经太谷时,中共太谷县委第一书记靳广杰被请上了专列。原来,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在太原给邓小平汇报山西工作时提到,省委在太谷搞了个商业体制改革的试点,邓小平听后很感兴趣。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任务完成后,需要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为使城乡经济活跃起来,首先要沟通流通渠道,在充分发挥国营商业骨干作用的同时,注意协调发挥供销合作商业的补充作用,允许保留并发挥个体小商贩的积极性,注重发展集市贸易。对农民在完成国家的统购派购任务后,允许其把剩馀的农副产品拿到自由市场上出卖,以调动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出于这个目的,省委确定在太谷进行商业体制改革试点。

为此,邓小平饶有兴致地听取了太谷县同志的汇报。

靳广杰说,太谷通过商业体制改革,搞好了集市贸易,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民手里有钱了,县里也有钱了。县里修戏院,铺马路,建自来水站,用的就是这部分钱。听完汇报后,邓小平说:"你们的这个经验很好,应该推广到农村搞试点。"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显然,当时邓小平就已经在筹划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的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邓小平抵达洪洞时,在晋南地委第一书记赵雨亭、洪洞县委第一书记王绣锦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新中国北方第一座农村小型水电站——明姜水电站和广胜寺、县看守所(即苏三监狱)等名胜古迹。

在县委机关大院,邓小平与正在参加"三干会"(市、镇、村三级干部会)的全体同志合影留念。这是一次中央到乡村六级书记的难得聚会,既有中共中央总书记,也有省、地、县、乡党委书记,还有村支部书记。

邓小平听取了王绣锦关于在洪洞如何实施《1956—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的汇报。他很少插话,偶尔就一些问题询问在座的同志。听完汇报后,他说,要充分利用洪洞的水利优势,发展水电站,搞好管理,提高效益。

1957年,邓小平任总书记去视察,县委书记被请上专列汇报了啥

离开洪洞,邓小平又来到临汾。当他看到利用龙祠泉水种植的反季节蔬菜——黄芽韭长势喜人时,非常高兴地说,要进一步开发龙祠水资源,把绿化搞上去。

之后,邓小平还去了运城。

在山西之行中,他除听取省、地、县领导的工作汇报外,还尽可能地参观一些名胜古迹。他热爱山西的大好河山,欣赏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每到一处,他都叮嘱有关人员,这些文物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要好好保护它,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