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将军穿着破衣去省军区,被卫兵阻拦半小时之久,领导急忙道歉
"一样的水土,养出千万种人。"虽然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但是千人千面,每个人的性格和禀赋都不相同,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金庸迷都知道"扫地僧"这个人物,他是《天龙八部》之中,少林寺负责打扫藏经阁的一位高僧。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武功深不可测,同时兼具大智慧,是一位少见的智勇双全的人物。现在"扫地僧"成为了拥有极高的技艺,但是,却深藏不露的高手的代名词。曾经清华"扫地僧"李小文登上热搜,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穿着布鞋,打扮十分朴素,却有着金庸武侠之中武林高手的不羁和风骨。一时之间,引发整个社会的热议。
"扫地僧"这样的角色在我国的历史长河当中从来就不缺少,要说新中国的开国将领当中,谁能称得上是"扫地僧"的话,那一定是孙毅将军。将军的风范和做派,低调、朴素,又十分让人敬佩。
一、像"竹"一样的将军
孙毅,又名孙俊明,河北廊坊大城县人。将军12岁上学读书,十分刻苦。一个人的性格和言行里藏着自己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孙毅将军便是如此。将军读书有一种"以人一已十、人十己百"的奋斗精神,刻苦学习。先生教授我们诗书,但是,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孙毅将军就是那种老师特别喜欢的孩子,一点就通,又足够努力上进。读书的时候,孙毅将军便展现出了和其他的不同之处,颇有四君子中"竹"的品性,将军的语文老师便以《说竹》一文赠以将军,勉励将军学习。
至此,这件事便被将军深深的记在脑海里,也一直用此来劝勉自己,激励自己。将军直到晚年仍然能够背诵:"竹者,君子也。立根厚土,风雨不摇;中空、外直,更有劲节,寒暑不凋,清瘦怡然,生聚成林,竞相勃发。故苏子云:'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整个人生历程当中都有对自己影响特别大的人和事,以此塑造自己的性格和精神。孙毅将军就是如此,在幼年碰到一位好老师,给将军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将军便自小以竹来要求自己,时时规范自己。当你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人的时候,就会努力向那样的人靠近,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便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因为孙毅将军的老师认为将军身上有着像竹一样的品格,就送给将军《说竹》一文,将军便努力往那个方向奋斗,把自己当作"君子",最后便成为了"君子",这是向上的力量,也是奋斗的力量。从将军的身上可以看到的是:后天的努力确实是会成就一个人。
二、看望领导被卫兵拦住
军队之严格,每个人都有所认识。门口的卫兵出于工作的职责一定会严格把关,进出的每一个人都要烂熟于心,这是卫兵的份内之事。可是没想到的是孙毅将军也有被拦下来的时候。
有一次,将军要去看望自己熟悉的一位省军区的领导。将军这个人,很是有些不拘小节,军装甚是破旧,看起来就像是拿了别人的军装套到自己的身上一样。将军直接就冲着大门去了,果不其然,被卫兵拦了下来,问:"找谁?"将军如实作答。
将军的话一出,卫兵心中生疑: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位领导,但是,眼前这个人却十分陌生,其中估计有什么问题。便接着问:"坐车来还是走来?"将军答:"走来。"这一回答,卫兵更生疑了,想着要是某位自己不认识的领导,怎么样也会坐车来,咋走来的?太可疑了,将军和卫兵说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进成门。
还是门口的动静闹大了,这位领导亲自出来迎接,赶紧和将军道歉。将军抖了抖自己那宝贵的胡须,呵呵一笑。
对于将军而言,卫兵不过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自己的目的是来看人的,不是来和人吵架的。这就是真正内心世界丰盈的人所展现出来的气度啊。
三、多次辞职终被允
我想每一个人都曾经设想过:如果我向老板辞职的情形。每个人在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让自己不满或者难受的地方或者说是自己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生活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但是,孙毅将军的辞职和许多人都有所不同,将军希望可以去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
在孙毅将军的心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舍不舍得这个概念,只有和这件事情比起来什么更重要这个概念。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做自己最大能力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最伟大的地方。这一点从将军授衔这件事情便可以看出一二。
众所周知,1955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万众瞩目的授衔仪式,当时,孙毅将军中央商定的军衔是中将。但是,孙毅将军自己却寝食难安,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称号。一听到这个消息,将军赶紧写了一封信到中央,详细地罗列了自己这些年来所作所为,最后总结认为自己的功绩和中将的军衔不一致,请求中央再次考虑,希望可以对自己进行重新评定。将军自己在信中表述最高给自己一个少将军衔便是极大的荣幸了。但是,党中央经过再三考虑还是没有同意将军的请求,依然给予将军中将军衔。
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将军的君子风度。一个可以面对利益而毫不动心,这个世界上应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一个时代有这样的一位人物都是不得了的。更何况是中央经过多次考虑商量决定了的事情。将军依然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只有真正的君子才可以做到如此的自省。不会受到外物过多的干涉和影响。
孙毅将军的君子风度也是将军年近74岁高龄,中央军委依然让将军担任总参谋部顾问一职的缘由。但是,将军任职后不久发现自己还是做教育更加开心。将军在向总参谋部上交的辞呈上面这样写道:"我多年深感,不带乌纱帽,精神更活跃。"但是中央却一直没有批准将军的报告,认为将军可以把工作做好,同时,将军更是无可取代的,还可以继续发光发热。想一想,我们74岁可能在干什么?一比对,真是汗颜。
但是,孙毅将军是一个认定了自己的目标便不会改变的人。便一直给中央打辞呈,连续三次都没有得到中央的批准。
直到一次会议,将军再一次把这件事当众提出来,为了表达自己想要退隐的决心,直接给当时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恳请杨得志将军允许。
这个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杨得志将军。要知道孙毅将军比杨得志将军要年长,让一位长辈给晚辈鞠躬,谁不震惊?!孙、杨二人还是革命战友,曾经共同参加过平型关战役。这份真诚和深沉谁能不动容?!杨得志将军眼泪都掉下来了,向孙毅将军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看到头发花白的老战友,杨将军说不出拒绝的话来,终于同意孙毅将军的请求。
人生从来没有第二个70年,我们听过百岁老人,但是能够活过140的老人,似乎还没有听说过。在孙毅将军做到这个份上的时候,杨将军当然会同意。因为真心会换来真心。像孙毅将军这样的君子,当组织不同意的时候,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打辞职报告,一次又一次的恳请。相信将军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辞职,但是,将军却选择了让自己最被动最为难的一种。这便是"君子遗风"。
孙毅将军辞职之后也没有闲下来,终于有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将军根本舍不得。辞职之后,教育事业成为了将军的有一处"阵地"。孙毅将军担任了好几十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时常给青少年作报告和讲座,累积超过900场。
我们都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将军比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把自己毕生的知识积淀都传授了大家。知道是一回事,能过去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孙毅将军是一个可以把说和做统一起来的人。重要的是,追寻一生,不曾放下。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老人就应该休息,安享晚年。相信很多人年轻时候努力工作的动力就是老有所依,能够晚年幸福。但是孙毅将军是一位"特别"的老人。
像孙毅将军这样有着"君子"风范和"扫地僧"气度的前辈才是吾辈真正的学习得榜样和楷模啊!有些人,只要站在那里就会和别人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