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谈判时,美机攻击我方车队,谈判代表直接离席,白宫做出让步
开城谈判新一轮论争开始了,激烈紧张的谈判桌一点也不亚于战火纷纷的战场。首要焦点竟然还是集中在通过协议事项上。即为讨论要讨论什么问题而大伤脑筋。
南日表态放弃全面讨论朝鲜问题的提议,爽快地保证这次谈判仅限于军事事项,但对己方提案中的二、三项——将“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和要求撤出外国军队则始终坚持,甚至说:“不这样做,实现停战、讨论停战是不可能的。”
“什么?”乔埃见对方表情这样坚决,以为自己听错了,反问了一句:“你是说它将影响讨论停战?”
“是的!”南日霍地站起来,肯定地说:“不同意第二项和第三项,我们就不能讨论其他的任何问题。明白了吗?不同意这两项,是难于转而讨论其他的项目。我们并不认为‘三八’线是一条架空的线。‘三八’线是实际存在的,战争正是在‘三八’线爆发的,因此必须在‘三八’线停战,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所以这个问题是协议事项,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此僵持不下,乔埃只好另辟蹊径。他与李奇微发现中朝方对“让红十字代表访问战俘营”也有异议——主张应尽快停战,释放他们,便请示了华盛顿,在这一项上让了步,把原来九项提案压缩成四项。同样,中朝方也做了灵活的改变:“为了达成协议,我们撤回作为议题包括‘三八’线这样具体的提案。但在讨论军事分界线问题时,我们仍要明确主张两军的分界线是‘三八’线。”

双方都做了妥协,谈判的前途明朗起来了。会场空气也缓和了。然而这只是云缝中见到了一线阳光,很快又消失了。在“撤出外国军队”的议题上,中朝方毫不通融,美韩方也不后退,因为这触及了他们的疼处——如无美军驻扎、李承晚的政权一天也不能存在下去。
南日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保障防止战争再次爆发,让全部外国军队从朝鲜撤出,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迫切要求。我们认为在朝鲜不能恢复和平是由于外国军队介入了这场战场,使得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不了本国的问题……撤出全部外国军队是防止再次爆发战争的基本条件,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主张。”
乔埃深知接受这项议题的后果——那将变得鸡飞蛋打、一无所得。他东拉西扯进行狡辩:“在敌对行为开始的1950年6月,朝鲜并没有外国军队,事实上不是发生了战争吗?没有外国军队怎么能够保障防止战斗再次爆发呢?我认为贵代表的理论是把原因和结果混同起来了,是颠倒了的论法。……贵代表说‘外国军队的存在妨碍了朝鲜人民的自主解决’,可是在外国军队来朝鲜以前的1950年6月25日所发生的朝鲜人民自身的问题,究竟打算用什么样形式来自己解决呢?这正如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那样,不是打算要用大炮、坦克、飞机,也就是用战争来解决吗?”
对此谬论,南日据理驳斥:“仅从表面上看,在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确是没有外国军队。但是6月27日外国军队大规模地来到朝鲜,妨碍了我们所希求的在朝鲜内部解决问题,而且招来了多个国家卷入这场战争的结果。中国人民为了帮助朝鲜人民而不得不派遣志愿军,完全是因为外国军队介入而深深地侵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直接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大概双方都觉得已经让了步,谁也不想再后退了。就连老天爷也来凑热闹,连日来,雷声隆隆,大雨滂沱,不断给人们的“和谈热”降温,甚至发展到直接“干涉”谈判……
7月20日早晨,暴雨引发了山洪,浪涛滚滚,把板门店附近通往开城的砂川桥冲跑了。“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团的车队浩浩荡荡开到这里,只好望水兴叹。带队的联络官肯尼上校嚼着口香糖,在河岸上走来走去,半晌,他叫着中文翻译的名字:“凯瑟吴,你涉水过去与他们联络一下。”
“为什么要我去?”凯瑟吴望着滔滔的河水,不太情愿。
“对面是中国士兵,只有你说话才行。”
“那……好吧。”
凯瑟吴慢慢脱下鞋子,卷起裤腿,试探着走下河去。好在是盛夏,水并不怎么凉。“这也是为和平献力吧!”他解嘲地自语着,一步步地走着。湍急的流水冲得他歪歪斜斜,中间竟然有齐胸深。好不容易渡过了河,找到了志愿军的岗哨,他连比划带说地讲明了情况。
中朝方经过调查商讨,通知对方第二天才能把桥修好。肯尼只好带着车队悻悻地回去了。
无独有偶。美军的飞机恰恰在此时攻击了我方代表团的车队。当时这些汽车按规定带有白旗标志,在黄州和沙里院之间的公路上行驶,往开城运送补给品。犹如火上浇油,中朝方面反应更加强烈。在21日的会谈上,南日代表就此向对方提出严重抗议和愤怒谴责,尔后严峻地说:“关于撤出外国军队的问题,双方要说的都已说完了,因此双方都需要再进行考虑的时间。我方要求休会3天。”话毕,不等对方表态,随即起身带领己方成员离开了座位。

面对此情,乔埃愣了一下。他敏感地意识到对方正在失去谈判的热情:开始,中朝方不可能不知道桥断了,却未及时修复,让己方吃了个“闭门羹”,现在又单方面休会……尽管他心中害怕谈判破裂,可也不能在此丢面子啊,只好勉强点头了:“我……同意休……会。”
电波嗒嗒……汶山连着华盛顿。美国政府担心这样僵持下去,会造成前功尽弃,连夜发来了允许其代表团有限让步的指令:
“联合国军代表在不给予对方任何承诺的范围之内,可以提出能使对方单方面进行议论的广泛议题。假如对方连这个也不接受的话,联合国军代表可以同意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讨论相互缩减军队的问题。但政府在期待着明确的现实的解决方案。”
3天休会期满后,美韩方态度有所变化,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意见渐趋一致。最后,南日将军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为了实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迫切愿望,为了早日缔结停战协定,我们同意贵方所提的‘全部撤除外国军队在解决其他问题的会议上讨论’的意见。但是我们考虑到所设想的停战和这个撤出外国军队问题是不可分割的,还考虑到众多的外国俘虏希望早日回归故乡的愿望,提议在已取得四项议程之后加上如下的第五项,就是‘各向有关国家的政府呈报,应在停战协定生效后召集更高一级的代表会议,商谈关于外国军队分阶段从朝鲜撤出的问题。’”
看来可以继续往下谈了。乔埃立即表示同意,并报经白宫批准,接受中朝方的提案。
犹如跨栏赛跑似的,两方代表们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在7月26日达成了五项议程:

- 一、通过议程。
- 二、作为在朝鲜停止故对行为的基本条件,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地区。
- 三、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包括监督停火休战条款实施机构的组成、权力与职司。
- 四、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
- 五、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要想把这些纸上的议程变为现实,还需要相当艰难的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