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齐克笔下"现实我与理想我",如何解开偶像崇拜的"莫比乌斯环"?
偶像是个产品,偶像崇拜则是门生意。而偶像的人格究竟是什么,则非常模糊。说到底,无外乎“勤奋善良”之类的基本品质,或点缀一点叛逆、一点深情,最后却成为该艺人产品的核心卖点。
模糊非但不是缺点,反而是关键,因为只有足够模糊,这种深度美肤一般的滤镜才q M & 0 L } t M能给粉丝以想象空间,让粉丝陷入一种童话般的恋爱幻想中,逃避现实生活。
反M o b D对偶像崇拜在辛西娅奥齐克的作品中一直是中心主题,她总是或隐或显地揭P 7 B Z 9 | V示生活中存在的偶像崇拜现象。“偶像”,所谓一种为人崇拜的象征物,它的存在6 u c A,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引领、指导、榜样作用渐渐趋向娱乐化、商业化。
在以前,我们有作为时代象征的小虎队;当日韩造星产业日渐发达,我们变为了bigbang、exo、akb48的狂热粉丝;到了内地,TFboys的崛起堪称业内奇迹。“铁打的粉丝,流动的# n T B e 7 e V @偶像”,偶像群体的更换迭代之迅速以及粉丝忠诚度的流失之快让人咋舌,L C 0 w i ( 3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偶像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一7 e % k、从“追星”到“饭圈”:人类偶像崇拜发展简史
纵观我国的追星史~ e b A,其背后其实是三个不同阶段的进阶史。
第一阶段是建国后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偶像或者说是英雄. 7 R i ^ [,主要是从书本中得到相关的认知。我们学习的更多的是一些战斗时期或者建国时期的英雄,比如“雷锋精神”是一直提倡的学习精神。
第二阶段6 7 6 F d是70时代到20世纪末。这个事情国内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民安居乐/ G M 3 P业,文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渐渐发展。
当时的一些诗人,例如北岛、舒婷、顾城,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言情代表琼瑶、z { N G 2 e x /三毛,一代歌后邓丽君等,让长期被正统文化熏陶的年轻人感受一种新的文化享受。
当时也正值国家体育强大崛起之际,中国女排夺得世界第一个“五连冠”的成绩也迅速掀起了大众的崇拜浪潮。随着文化的融合发展,港台、韩国的文化也渐渐被国人所崇拜,追星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阶段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偶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粉丝文化也慢慢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2005年开始的选秀综艺“超级女声”以及到后来的“快乐男声”、“星光大道”等以颜值和才艺共存的模式吸引大众的注意。
资本介入娱乐,娱乐偶像呈现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他们洞察大众的心4 Y ^ c g C H k p理,不断的塑造人们喜爱的偶像人设。
二、e # : F B m我们所崇拜的偶像,更多的是对a V D # F * ; v现实生活空缺的弥补
1、x ? 7 f C i偶像崇拜表现出独具一格的特征A 9 Q w j ? ^ ) a
在奥齐克的小说中,主人公一直在寻找着自我,我们通常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自我追寻。这种自我3 I x k追寻周围一直缠绕着历史传统与现实环境。书中的主人公无法去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差距,处于一种自我迷失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导致无所不在偶像崇拜的一个根本原因。
现代综艺中明星的粉丝将自我的某种梦想、欲望、缺憾投射在偶像上,这样既M - V $ X能在偶像身上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也能通过偶像的成功实现另类形式的自我。
偶像崇拜对于非粉丝来说,是一件十分难理解的事情。特别是对经济意义学上的理性人来T h ) r R /讲,对于一个未曾谋面、不熟悉的“陌生人”不计回报地无条件付出是最不符合理性的一件事。偶像崇拜常常具有以下特征,也称为“普赛克式崇拜”。
它是单向的情感表达,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特质,在崇拜过程中h . y 2是一个超高度的理想化、浪漫化和绝对化。这些都表现在当今粉丝对于综艺偶像的崇拜上,她们自诩自己为“XX的老婆”,导致现代艺人不敢轻易恋爱。
肖战曾在节目中玩笑到:“妈妈,我现在谈恋l 5 d | O H g | )爱就等于失业呀!”前段时间的肖战( : ( 7风波也进一步证明,不具理x 5 N R ^ ~ t ;性的盲目崇拜可能会严重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会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扰。
2、偶像崇拜T 8 { O T / t { +发展渐趋病态化
失去自我的人很容易产生偶像崇拜,同时过于自恋的人也会落入偶像崇拜的陷阱中去。在奥齐克的小说集《帕特麦瑟档案》中则充分展现了女性偶像崇拜所6 d # K r带来的灾难。
当我们在崇拜偶像时,首先会被他的表层性特征所吸引,即对外貌形象、气质等外露特征的欣赏;但偶像的崇拜一定是要深入到对偶像人格特质的欣赏,也就是对偶像所呈现出来的即使是虚构模拟出来的某种大众喜爱的内在性格、价值观的欣赏和认同。
在泛化的媒体时代,传统* {偶像所代表的核心文化教育意义正在被削弱,而过度强调自由化、个性化,容易让受众群体的偶像从大众偶像向“标新立异”偶像转变。
泛偶像化现象下,以偶像为核心的小众圈3 F ( X层文化将会增加,- z K b K F o而网络技术进一步打破了主观交流沟通的壁垒,网络开放性与网~ S t z ? u D J络文化安全遭受冲击,这引发的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泛偶像化现象使得主流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能力可能被弱化。
三、为什么当代偶像综艺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偶像崇拜?
粉丝对偶像的心理认同机制涉及到一个基础p [ 性的方面,即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有迷恋、模仿、崇拜等,而随着近K - ~ 7年来流行文化(尤其是日韩粉丝文化的引进)的Z j A发展、偶像类型的丰富、互联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流渠道,有学者认为“养成系”偶[ F l |像与粉丝之间形成了一种拟态亲密关系。
1、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使然
在小说《听写》中,西奥多拉颇具反抗意识这与青春期儿童的发展有着极为相同的性格部分。青} V [ } n 5 K Q春期是孩子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特殊阶段。偶像崇- k w拜是青春期的标志行为表现之一/ ? S ~ ~ b,主要表现为对其崇拜偶像的喜欢和敬仰人物的迷恋和追逐,还会表现出盲从、缺乏独立自主精神。
近年来《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很多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此类综艺十分迷恋,将讨论、崇拜作为生活中的乐趣,以至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星上而忽略了学业。
2、“现实我”与“理想我”之前的落差
“现实我”与“理想我”是对立的存在,奥齐克在其作品中始终贯穿着极端的偶像崇拜是造成世界分化为对立两级的主要原因的理念。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认知、情感交流、能力体现、人际交往及Z 3 ] 4身体发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而处于叛逆期的孩子n = X 6 p : h 7 l急迫想要改变这种现状。
于是,他们渴望更加积极N 4 a @ z u主动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差距,由于孩子自我的心理人设塑造是趋向于“理想我”的,在发现二者的差别时就会处于一种低落的P H 5 R t { K情绪,他们无法改变“现实我”,于是通过追星等行为去满足“理想我”的构建。
3、自我意识发展 X , j | d +的需要
帕特麦瑟堕入偶像崇拜P j (的2 p J L q t * p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为欲望所驱。青春期的孩子十分注重外界对于自己的评K 6 j o ?价,他们希望被关注,并不断的将“理想我”与“现实我”做对比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于是当偶像综艺兴起的# 5 = d时候,他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品! E ! 3 } w质便成为了青春期孩子学b 7 D K ^ T U习、效仿的方向。这也是他们自我% d m ^ ! 6意思发0 d 8 i 1 % J ! 2展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向外界展示自Q Z w ; 己独T V : = 1 f _ 6 9特的意识和见解,从而得到认可。
4、从众心理的需要
奥齐克在《弥赛亚》中提到0 ~ 4 o F b g的“煮锅”现象是人们在从众心理支配下的偶像崇拜的展示。青春期的孩子害怕被孤立,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很好的融入团体。
偶像崇拜也是青+ t J j春期孩子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的孩子是为了保持与同龄伙伴的一致的步调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9 U k A ` 6 R的追星族P 2 M + x B M % ]。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不被群体其他成员所孤立,是为了让自己和别P 7 8 D B R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
比如大家都在看《青春有你》、《我是歌手》等综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观D / . q e )看过此类视频,当大家 9 d Z L 4都在谈论这个的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什么也7 J g w + l ^ j x不知道而与同伴搭不上话,进而觉得无法融入这个小团体中。# 8 b U W P而青春期孩子的同伴关系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由于共同的话题、爱好而凑成的团体。
四、结语
对于综艺中所塑造的偶像形象,我们无法追究他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虚假的人设,但是G Z |多A F ` r n )多少少,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奥齐克在其小说中一直提倡反对偶像崇拜,在其作品中倡导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偶像传递出正能量,能够对正确社会价值的塑造有益我们就该提倡,一个健康追星的人,能够在与偶像的意识交流中汲取能量,* ` f忘却烦恼,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时也会更加充满力量。偶像崇拜一旦发生异化,他们则变成非理性的,那么不敢站在粉丝的对立面,就成了一个R Z `解不开的“莫比乌斯环”。所以在偶像崇拜中我们需要理性,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需要L 9 y c坚持自我。
参考文献:
《古兰经》
《南史谢灵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