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历史相似,现今差距有多大?大国博弈,战场不只是沙场

印度是一个像"迷"一样的国家,他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实力并不强,甚至可以说弱,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没有根本没有可比性。印度的经济实力相当于中国三十年前的经济。
但是印度却坚持不懈的和中国相比较,不断的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践踏中国对外交往的底线,印度一直想要和中国! r c t | e o X P争高低的勇气来源是什么?是凭借- i F % i A s i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吗?
对于国家之前的博弈来说,N X沙场博弈是博弈的一种,而更多的经6 L ~ 8 x济实力、科研实力、文化实O l y = } 5 J ?力、军事实力等方面的博弈。而在这些方面印度Y ! N T 2和中国的差距很大,印度要想在这些方面超过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中9 N c A h F H + k印两国经济差距
印度总会若有若无的和中国相比较,中印两国的历史极O S Z ` H 1 / d其相似,同为亚洲国家,同战争的袭击,都为了摆脱被殖民的境地,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做出了巨大努力。
中国在抗战和国内战争胜利之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力发展经济,为了经济复苏中国做出巨大努力。深知"落后就要挨打a # 5""的现实,S Z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经济,吸收国内外经济发展经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中国能够又快B # ! B x 3 m d K又准的认识到问题所在,极力采取各种措施和政策$ @ p n G p ; * c,保证国家经济的6 [ _ U x :快速发展。

经5 % _ # T济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得以发展,国家各方面建设才 i H e | ^ ~ X p能完善、国际} H ^地位g * g才能提高,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印度在民族解放之后e Y 2 J ; w,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展经济,等到印度反应过来要开始发展经济,而不是沉醉于民族解放的喜悦之中时已为时过晚。
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同的是一开始印度也将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了农业和手工业上,利用本国低廉的劳动力,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这在当时是很多落后国家8 ? % [ * 1发展6 ; m k I a x p ^经济的选择。

中国和印度同处一个起点,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中国不仅发展经济,而且相对发展技术,50年代苏联专家的撤回,给中国经济和国家恢复方面带来了灭顶之灾。
中国从那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要想真正的兴国就要发展科技,只有将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p Z P才能高速发k w W G 3 ? e展。
而此时的印度,并没有意R F % o 6 _ !识到& i K ] @ & r经济发展已不能只依靠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要依靠自身。使得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越来越来,中国以成为一超多强里多强之一,而印度还在靠劳动力优势换取微薄利益。

在现在来看,中印现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印度经济规模到2年前3月? ( 3 U W底为2.6万亿美元,而中国是12.4万亿美元,相差几乎5倍。正是因为印度发展的是低端产业,在出口之中原材料占比极大,而中国出口的基本都是成品。
二、大国博弈,从来不只是在沙: z r 5 X + ; 6 {场
在中国t ? h e ^实行的政党是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3 P W { E政治协商制度,而印度实行的议会制,印度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之后,在印度国内就出现了从封建土邦、殖民地跨进了西方v 7 H 4 L o K q议会民主,印度成了8 / [ T &一锅"夹生饭"。而我党在国内则是K 8 m绝对权威和被人民所信服。
印度的议会制和西方国家还有所不同,印度内部有多个政党,和西方的议会制大G 1 2 K多是两党制,丘吉尔X _ l 9 D就曾预言等到英国撤离印度,印度实现独立之后,印度就要垮台。

现在来看,印度虽没到垮台的地步,但是在其独立之后,在这近70年间印度都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以目前的趋势印度在以后的时间里,还要跌跌撞撞的走向未来。
曾经有一位在中国留学的印度留学生曾这样评价中印两国:"中国是治中有乱,而印度则是乱中有治。3 V 3"在我党的领导下中国境内没有大规模的起义和游行事件,但是这些在印度常有发生,印度的治安情况也非常的乱。
印度的文官制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惰性,他们在实A W K 7际上管理着国家,本能地抵制R ] ^ [任何改革,以免动了他们的奶酪和灰色收入。中国则是出重拳"打老虎""拍苍蝇",在一直非常重视贪污腐败行为,在近几年力度尤为重。

中国的政权采取公平,民主,国家主导,政务公开,社会各界监督,服务于民众,而印度的政权仅仅是为上层阶级服务,为了保证上层的利益。
在中国这是绝不可能的,中国政府是为百姓服务的,选于民,用于民,这是中国的政权,而中国政权在国内是拥有绝对领导权、坚强的,难以摧毁的。印度政权是内部相互制衡的都是为了自身利益。
三、中印两国文化差异
中国作为拥有五} , ! b H G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使得中国特别注重国民的文化素养,即使4 a & V { p O X在战争年代z X p + u中国也设有扫盲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更加注重国人的文化素养,在各大公社o c D = e |开设扫盲班。

中国在1955年就提出基本扫清青I i q o m 2 m 8壮年文盲,使得国人的g B ; ( 1 w c x文化素养显著提高,如今更是以立法的方式保N N v , J @ Q障青少年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中国采取措施保障青少年接受教育。
在中国也积极宣扬保证女性权利,中国政府以法律形式制约女人是男人附庸的封建陋习。使得女性权利得到保障。虽西方m G z b h有些国家为了在亚洲有一4 S , q个"新兴"国家的标杆而扶持印度,曾恭维印度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令很多人难以置信,而今年初莫迪在达沃斯大谈印度的进步与机遇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颇为不屑地说:为什么不说说印度女童的生存状况?

印度内部存在/ 2 x p很大的文化问题,印度的女性问题是世界上严重的。印度的女性几乎是没有任何权利的,甚至会受到非人的折磨,印度是一个` F k D A C z p R女权彻底y 2 0 } 6 ) d U v丧失- X L F N I V的国家,据英国一家媒体报道:2010年印度发M 8 /生因嫁妆不足而烧死新娘的事件达8f a ) 2 $ & p 0391起,这意味着每90分锺就有一位新娘被杀。
10年前每年这样的惨剧有6995起,到2007年烧死新娘的案件数量就i W T ) J C ] q攀升至8093起。即@ ; T使有J - Z丰厚的嫁妆,如果没有满足男方的要求也会惨遭非人的待遇。
而中国两国的文化差异还不仅限于此,更严重的是印度还有很大的种族差异,这就有点像中国古代一直到清末乃至民国的阶级差异,之前中国7 w @ y ! ~ #的阶级差异十分显著,g 2 H ]贫民和上层贵族差q I u E F ; , ;距很大经济,教育等方面,直到新中@ F d k P F ~国成立以后,阶级观念才慢慢淡化,人民才真k ^ ` { M 7 ? Q正的当家做主。

几乎和新中国同时建国的印度,却并没有改变种族歧视制度,r k G r 2虽然种族歧视的影z . $ I G 2 :响稍微减少,尤其对于一些在大城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些人来说,但是印度还是国家内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对于一些农村种族歧视这种根深0 R B K V h蒂固的现象已经深入他们血液,传统的印度# 5 p / T H人,如果是婆罗门和刹帝利阶级的,会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吠舍及其以下阶级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代代相传这种文化在N d r ! $ j短期内很难结束。
中印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十分显著,而印度在短期内更是难以和中国文t i , P , &化相持平。

四、中印两国的9 a F ^ + C军事实力的差距
中印在军事上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一直奉行武器强国R ( 5 @ , ? O C x战略。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前期,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没有人才,中国也一直没有放弃对军事的研究,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各种人才回国支援国家建设。
中国在3 r ! e三年灾难和勒紧裤腰带偿还苏联外债时,都没有放弃军事武器的要求。中华民族就是拥有一种魔力k P y S E,那就是对国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那就是中国民族的凝N # 0 S s { i聚力。
钱学森教授放弃国外优异待遇,在国外强烈封锁下,偷渡回国,回国之后投身大西北,支6 ` y / U援中国军事事业。于敏教授隐姓h l S i r l Y z @埋名30年,打造中国的"两弹一星"。还有很多人回国支 L X [ + m A 6援祖国军事武器研究。

而印度国内各党派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休,基础教育不够完善,种族歧视的制度影响印度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
由于印度以制造业为主,主要出售廉价劳动力和农作物原材料,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售量占比较低,使得印度虽然在军费投入在政府开支中占比较大c C 5 ^ ] -,但是相对于中国仍存在很大q ! 3 U差距。由于国内政党的分权以及种族差异使得印度军队的纪律性较弱。
由于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军队力量过于强大,印度也仅仅通过细小的边境冲x k 1 X ! C c - z突和争端来挑衅中国。

五、中印两国的基础建设的差异
中国的基础建设已基本完善,中国已在多个城市建立5G基站。而印度的很多偏远农村还没有通电。
中国很早就已经意识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带来的危害,并采取各种措施花重金来治理之前被污染的环境,近几年更是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G H : s。改之前高速度发展增V } - d H 7 N j长为如今的高质量。
而在如: a a ! p今环境污P R ` x 9 c染已成为全球话题之时,印度还没有关注环境治理问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发源于恒河,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可如今因工业垃圾随意倾倒,致_ E R 8 ` = |使恒河巨臭无比,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其进行治理。

中国已基本实现高铁全覆盖,体现中国速度,而印度一直都是中国80年代的绿皮火车。为了使人民能够# w R v ( = M H q有丰富R p * -的老年生活以及促进文艺繁荣,中国在遍布各地实现乡村全覆盖的锻炼娱乐设施,而印度的娱乐最多见的则是扑克牌。
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国家培养各类各级人才中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国策,印度更多~ 2 C R 5 O $ v的则维护上层阶级,使得下层青少年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

六、中印两国对外交往的差异
中国在与外国的交往过程中,一直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与各国交往中表现出不卑不亢的态度。中国一直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而且为此不断做出努力,中国为了世界共同发展提出"一带一路",以辐射周边国家,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
在这次疫f k ? Q h ! ` . N情过程中,中国率先爆发疫情,很多国家曾宣扬中国是罪人,最终{ g Q c 2 ( , W发现有些欧洲国家的病毒种4 G L Q q } U株先于中国,还中国以清白。
但是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派遣医疗队支援其他国家,而且毫无保留的将中国面对疫情[ E X o的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案分享给世界。中国为世界安定o J ]做出了巨大的贡6 & + a献。

印度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交往时采取的是极其谄媚的态度,特朗- ; * 3 T ? g !普在去印度访问r & L l之时,印度唯恐恒河的恶臭影响到他。
在特朗普访问之前,选择了离恒河很远的地方,担心| ! e Z { P , w贫民区损害印度的 m : i = 7 7影响,印度政府要求把在贫民区周围砌上围墙。一直对中国挑衅,试图寻找中国的底线。
中印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有很大差距,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E ? 2 T + k S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是美国的强大对手之一/ % # e F。而印度则是美国扶持的一个傀儡,对他给予厚望,希望他在亚洲能够取代中国的地位。

小平同志曾提出:只有中印两国都发展起来了,才会有真正的"亚洲世纪# D @ _ I D e"。中印之间的有很大差距,最主要的是印度内部的政权存在/ c V I很大的问题,印度在一些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势。
谷歌的CEO桑达尔皮3 u ; , 8 w p I查伊,美国硅谷中印度裔的研究人员0 : 7 1 H和经理人员超过华裔,1930年Z U s ) h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利者是印裔科学家文c [ _ | d q 4 P卡塔拉曼。这些足以证明印度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大国来说,真正的大国博弈,战场不只是沙场,更重要在一个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虽然如今的印度和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印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中国要防微杜渐,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