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白山黑水昔蒙羞,血雨腥风遍九州。一十四年家国恨,铭心刻骨载史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子孙万代,警锺长鸣。"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在反战和和平这一议题上,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给出了他的态度。当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却拒绝日本天皇颁发的文化勋章,来表达自己对日本政府对侵略事实"暧昧"不清表述的不满。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2006年,大江健三郎在北京发表其对日本当代社会有关思考的演讲。大江健三郎在演讲中称:"日本正在走向孤立,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深感不安,日本正在往锁国的大道上狂奔,极有可能重复当年的历史"

大江健三郎最终坦言,他现在只有两大希望:一是日本与亚洲和中国的和解,或许需要很长时间,但我怀抱希望;二是日本国民、尤其是年轻人能接受教育,深刻反省,做一个未来爱好和平的日本人。他说,这也许在我的有生之年已不能实现。

大江建三郎的希望无疑也是众多爱好和平者的共同希冀。如今,十多年前健三郎先生的担忧也应该引起警惕。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重复历史"需警惕

为什么10多年前的言论,如今还要时刻警惕呢?因为此结论并非无迹可寻。

首先,日本政府的态度飘忽不定,闪烁其词。在与中国的外交中常常言行不一,"打太极"。当时,日本的靖国神社举行了秋季大祭,里面供奉了14个甲级战犯,并且参加这次秋季大祭的人很多都是日本当政的领导人。这样公然祭拜战犯的行为,实则是对侵略行为的认可,对和平的藐视。

日本在二战时对中国人民的迫害以及对中国领土的侵略都有充实的历史资料证明,坚决不能被轻易掩盖。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但是即使有铁证的历史,事到如今日本都没有正视过,甚至修改历史教材,给中国历史泼脏水,使得日本新一代的年轻人从小就活在了无耻的谎言里,被迫陷入无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没有权利替遭受磨难的先人原谅伤害和侵略。现今的安定生活是前人用血泪换来的。《飞屋环游记》曾传递出的观念"真正的死亡是遗忘"也适用于此。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让历史"死亡"。

和平或战争,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要。在这个议题里,政府和日本的精英人士及民众的大部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当如大江建三郎一类的爱好和平者成为话语权主导者或者说政府转变态度,真诚反省自我,正视历史才能促进和平。显然,目前的状态,想要达到日本政府主导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其次,从民间意见来看此担忧也有其道理。与政府态度相比,日本民间的态度缓和许多,和平和反战意识有所回升。但大部分民众一直接受谎言的洗脑以及民族深处的军国主义侵略思想,使得大量的日本年轻人对中国产生糟糕的印象甚至敌意。

根据2019年度的"中日民意调查"显示,45.9%的中国人对日本有好感,但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人仅占15%,并且已经持续8年超过八成的日本人对中国抱有不好印象。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是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而且,和大江健三郎一样对中国友好者,因为人数较少或者社会地位不足,在和平的议题中,缺乏话语权。即使这一部分人十分坚定,但缺乏宽容的发声环境和追随者,和平的声量在环境里被削弱然后逐渐被掩盖。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最后,即使目前为止整体中日关系依旧维持着友好交流,但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和平,时刻警惕侵略和历史重复,无论何时都不会是"多馀"和"杞人忧天"。

"重复历史"是逆流

"重复历史"是时代的逆流,必然会遭到世界各国的压制。当然,目前来看,不论是日本自身实力还是国际环境,都不会允许日本"重复历史"。如今的世界局势早已不是二战时的局面,想要重复侵略历史,没有输赢,只会自取灭亡。

其一,从日本来说,政府即使有"重复历史"的心思,但有部分民众反对,在多重考虑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情况下,政府也得三思而后行。再者,由于日本在外交活动中的表现,尤其是与中国外交的表现加上对侵略历史的"暧昧"态度,损害了其信誉,让其他国家在与其外交时,也难免要谨慎提防了。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经济上,日本的经济科技实力确实处于先列,但或许是已经走过其经济发展速度的巅峰时期,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放缓,对外贸的经济依赖性较强,加上中美关系中的微妙处境,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虽然日本的文化近年来有了许多发展,文化输出也得到了一些成果,比如"日系"文化,日本动漫,樱花旅游等,但是总体来说,其综合国力、军事能力还不足以一己之力挑起战争,重复历史。希望日本能够认清自己,正视历史,警防被利用,警惕侵略思想复苏,成为战争的第一把枪。

其二,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重复侵略历史,挑起战争是历史逆流,其次,战争对世界各国来说均有百害而无一利。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目前各国的经济、科技、军事能力,不再是冷兵器或小型热兵器为主的时代了,世界承受不住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战争一旦发起,核战争开始,将会给整个世界和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战争的后果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承担的,战争发起者,将成为整个人类的罪人。

其三,从中国来看,中国的政治外交近些年来日渐"刚",中国不再是那个落后挨打的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让中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2020面对疫情的迅速反应,有效控制住疫情,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和治理范例,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维护和平的责任。

中国近年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发展十分迅速,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人才质量都在迅速发展,已经不是那个能够被轻易侵略的,落后就要挨打的国家了。

实力上升的同时,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思想和和平理念会以最包容的心态去促进和平。自古以来"仁爱"、"兼爱,非攻"等反战求和的思想理念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中国是曾经被侵略的受害者,懂得被侵略的痛苦,也不愿意成为施暴者,即使在经济迅速发展,话语权增强的现今,中国也一直努力承担历史使命维护和平和发展的世界主题。当然,爱好和平也不是软弱可欺,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可侵犯,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预防"重复历史",早行动

即使目前重复侵略历史是逆流,但世界各国也需早做预防,时刻警惕。那么中国,作为与日本颇有渊源的邻国,可以从哪些方面,早做预防呢?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关于外网舆论的话题。外网舆论是否应该开放?是否应该注重对外网舆论的参与和互动。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没有一个比较自由的了解真实外国的窗口,能了解到的关于国际的消息,仅限于国内的正统消息,基本都处于客观或国内视角。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放弃了外网舆论这一个了解的窗口,造成我国文化走出去不够便利。外网常有抹黑,造谣,抢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却无人澄清解释,造成别人不了解,也无了解之人解释,往往将谎言当事实。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但另一个方面,如果放开外网舆论,监控和管理难度超过想象。网络上信息复杂,审核机制不严谨。难免会有人抓住个别言论上纲上线或者从民众口中窃取情报,危害国家信息安全。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需要慎重。

其次,谨防文化侵略,但也不可矫枉过正。文化侵略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常常很隐蔽,难以察觉,逐渐造成比较广泛深刻的影响。文化侵略与文化交流融合存在细微的差别,每个人心里的判别标准不一,所以政府应该选择较为柔和的方式,但限制必须有力。

同时在谨防文化侵略的同时,要鼓励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对中国文化需要更加重视,对窃取中国文化的行为要严厉出击。"先下手为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等我保护必须拿出强有力的行动

再次,重视教育和民众话语权。青少年是当今时代的储备主力军,青少年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重视青少年教育,正视历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这一点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需要切实履行,教材是帮助青少年培养的,不能成为政府欺骗民众的工具。

大江健三郎:日本民众对于历史的遗忘令我不安,极有可能重复历史

另外,政府应该积极听取民众建议,体会儿民众心声,尊重民意。日本政府应更加尊重爱好和平民众的话语权,反省自己言行,以大局为重,尊重历史尊重和平。中国也应该更加关注民众舆论,体察民意,及时做出反应。

总之尊重历史才能获得尊重,今日的和平是前人用血泪换来的,未来的和平需要各国共同维护,自欺欺人地污蔑历史,试图重复侵略历史,挑起战争,便是全人类的公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刻牢记历史,警惕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