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唯一的女儿,两段叛逆感情遭阻止,直接“叛逃”美国追自由
“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的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斯维特兰娜
2007年,一位住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老人,面对采访时所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乍看之下,不过是一个命苦的老人在哭诉命运的坎坷,可这位老人的身份不简单,她的这句话传达出的信息定不会简单。
老人名叫斯维特兰娜,是钢铁领袖斯大林唯一的女儿,本是人人宠爱的小公主,为何她要极力摆脱“斯大林女儿”的这个标签?甚至不惜逃离自己的国家,来到美国生活。想要明白这其中的因缘,还要从故事最开始讲起。
斯大林唯一的女儿,叛逆的青春
斯维特兰娜是斯大林和第二任妻子的女儿,1926年斯维特兰娜在莫斯科出生,斯大林老来得女,自然喜欢的不得了,斯维特兰娜从出生起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从她的名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斯大林对女儿的用心,斯维特兰娜蕴含“光影”之意,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名字。
在我们的印象中不苟言笑十分严肃的斯大林,给孩子取的名字应该是寓意“十月革命”、“五一劳动节”之类。女儿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足见父亲的宠爱之意。
斯维特兰娜的成长一直很顺利,除了在她六岁时母亲的去世,这件事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坊间确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言论。
斯维特兰娜没有亲眼目睹母亲死亡,苏联官方给出的原因是死于阑尾炎,母亲去世后父亲对她更加关怀宠爱,父女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到了斯维特兰娜16岁时,父女两人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痕。
斯大林对于女儿的教育一直都是保守而传统的,当知道16岁的斯维特兰娜,喜欢上一个40岁的导演时,每日忙于国家事务已经让他分身乏术了,遇到不走寻常路,并且不听劝说的女儿时,气急败坏的斯大林直接打了斯维特兰娜一耳光。
斯大林的这一耳光,不仅没能让斯维特兰娜放弃爱情,反而让她越来越叛逆了。为了让女儿放弃这段感情,手段强硬的斯大林把那个40岁的导演关进了监狱,斯大林棒打鸳鸯的做法,让斯维特兰娜开始相信,一些关于母亲的死是父亲造成的小道消息。
从此父女情深的二人,开始背道而驰。和父亲赌气的斯维特兰娜一气之下,嫁给了自己的一位同学,这段没有得到家长祝福的婚姻,最终在斯维特兰娜生下孩子后破裂,单身带着孩子的斯维特兰娜回到了家里。
斯维特兰娜的第二段婚姻,是斯大林一手撮合促成的,对于这段婚姻父女两人有不同的看法,斯大林很满意女婿尤里,认为他们一定可以长长久久,而斯维特兰娜却认为这是一场政治联姻,嫁给尤里是自己不得已的选择。
所以这段貌合神离的婚姻注定不会长久,三年后两人还是离婚了,面对如此不听话的女儿,斯大林一气之下把她软禁了起来。
斯大林可能是强势惯了,他总是把工作上杀伐果断的作风,带回到家庭生活里,他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女儿身上,这让身为女儿的斯维特兰娜万分痛苦,她对父亲除了父女情分更多的是恨。
1953年,斯大林去世,斯维特兰娜在伤感之馀更多的是解脱,她终于不用生活在父亲的重压之下了,以后不管是喜欢谁,嫁给谁都可由自己来做选择了。
因为斯大林生前在苏联的威望,斯维特兰娜的吃穿用度自然不会差,而这样衣食无忧的日子,斯维特兰娜依旧不快乐,她对父亲的恨并没有随着他去世而消失,1957年,她丢掉了父亲的姓氏,改随母姓。
几年后,斯维特兰娜迎来了她的第三段爱情,这一次她爱上的是54岁的印度共产党员辛格,这一次她本以为自己可以自由恋爱,但她的爱情还是不能由她自己随意做选择,作为斯大林的女儿怎么能嫁给外国人呢?
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柯西金找到斯维特兰娜,大骂那个辛格是个老男人,无论如何斯维特兰娜都不能嫁给辛格。
由于苏联当局的阻拦,斯维特兰娜又一次痛失所爱,他们的结婚申请被驳回,苏联当局从政治立场考虑,是绝不会让他们在一起的。
尽管他们表现得那么与世无争,可斯维特兰娜的身份从出生起就注定了,她身在领袖之家,她的个人生活情感都要为国家荣誉和名声让步,虽然她已经抛弃了父亲的姓氏,但还是不能改变她是斯大林女儿的事实。
辛格病死后,斯维特兰娜对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厌恶到了极点,为什么个人情感要为集体利益让步,这里不能过她想要的生活,也不是她渴望的自由之地。
逃离苏联,远走美国
这一次她决定逃离苏联,1966年斯维特兰娜提出申请,想要把辛格的骨灰带回印度,虽然他们没有婚姻之名,但是已有婚姻之实,苏联当局也不好做的太绝,于是便给了斯维特兰娜两个星期的时间。
谁也不知道,当她来到印度的时候就不准备回去了,斯维特兰娜在印度逗留了几个月,在苏联方面发来最后通牒的时候,她跑到美国驻印大使馆寻求庇护。
斯维特兰娜的举动让美国大使馆的人大吃一惊,要知道当时苏联和美国正处于冷战时期,斯维特兰娜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在打苏联的脸,她在媒体面前表示自己打算不再回苏联。
美国人并没有贸然接受斯维特兰娜的移民申请,因为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出逃公主是不是在演戏。
没办法移民美国,斯维特兰娜只好暂时来到中立国瑞士,在瑞士待了半月有馀,美国情报局对她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认定她没有特殊的动机和目的后,才答应了她的请求。
1967年,斯维特兰娜带着对自由无限的向往,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在飞机上她看到了象征自由的自由女神雕像,美好的新生活似乎已经张开翅膀,要与斯维特兰娜拥抱了。
可当她真的来到美国时,和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却大不相同,她的逃离给苏联留下了一地鸡毛,也把她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高点。
苏联方面说:斯维特兰娜背叛了祖国,背叛了斯大林。柯西金在记者招待会上直言:她是个精神不稳定的人,那些在政治上企图利用她的人,根本没有必要。
而美国却觉得如获至宝,斯维特兰娜就是一颗很好的反苏棋子,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很好的打击苏联在国际上的名声。斯维特兰娜来到美国后,并没有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她每天都生活在媒体的关注下。
背叛国家,只为自由
1969年,逃离苏联的斯维特兰娜虽然相对自由了,可是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小公主了,也没有了每个月准时发放的抚恤金,于是斯维特兰娜只能出书挣钱,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仅仅一年》,这本书据说大量地揭露了苏联的内情,也让她拿到了不菲的稿费。
图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苏联方面对斯维特兰娜失望之极,随即解除了她的苏联国籍。
斯维特兰娜虽然在极力摆脱斯大林女儿的名头,可是她还是不得不依靠这个名头讨生活,可惜她自己好像并不明白这一点,后来斯维特兰娜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且还成为了共和党的一员,与祖国失去了最后一丝情分。
在美国斯维特兰娜终于可以自由的恋爱了,没有人再用各种理由阻止她恋爱,让她与情郎生离死别。1977年,斯维特兰娜嫁给了建筑商人皮特。
和皮特结婚不久,皮特就破产了,斯维特兰娜在生下孩子后选择和皮特离婚,离婚以后,她又开始厌倦,在美国时刻都有记者围绕的生活。自由这个虚幻的东西,好像从来也没有真正属于斯维特兰娜。
她也开始明白,自己像是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棋子。苏联不能给的自由在美国同样没有。1982年,斯维特兰娜像是突然醒悟一般,想起了自己在苏联,还有两个与前夫留下的孩子,于是她强烈要求回到苏联去。
可能是美国方面觉得她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没有阻拦她离开,1984年,斯维特兰娜回到了,她曾说过永远都不会回来的地方。
回到苏联后,斯维特兰娜成了苏联宣传,美国不如苏联的材料,走出半生回到出生的地方,斯维特兰娜还是没有归属感。
当记者问道:打算在苏联待多久的时候,斯维特兰娜用笃定的语气回答“今后我打算在苏联度过馀生中的每一天。”
然而斯维特兰娜还是低估了,她之前所做的那些事对亲人朋友的伤害,她的两个孩子,并没有因为母亲的归来而欢欣鼓舞。孩子是她追求自由时所抛弃的包袱。
两个孩子在苏联长大,他们认为母亲已经叛国,她的那些言论、采访还有书籍,让一儿一女遭受到了数不清的“另眼相看”,对于她的回归,孩子们巴不得躲得远远的,斯维特兰娜一封一封的写信,却没有收到一次回信。
这次回来一切都物是人非了,虽然明面上没有人说斯维特兰娜是叛徒,但是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知道她已经背叛祖国。心里压力巨大的她不得已只能再次返回美国。
这次没人阻拦也没人挽留,作为两国斗争的棋子,她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这一次终于可以得到她想要的“平静”。
2011年,晚年凄凉的斯维特兰娜因病去世,身边陪伴她的,只有与美国前夫的小女儿。
她一生都在恨斯大林,可是她这一生唯一可以倚靠的也只有斯大林了。
回顾斯维特兰娜的一生,我们发现她的性情,就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小女孩。总是抱着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去做事,她一直都在说要追求自由,可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得到哪些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一步错步步错,是她自己亲手把自己送到美国手里当棋子,她把和斯大林的父女恩怨,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做了那么多的错事。她没有想着靠自己改变生活,而是选择去抱怨父亲,逃避生活,到头来,把本来可以光鲜亮丽的日子过得一团糟。
往事随风,所有的恩怨仇恨,在斯维特兰娜死后,也都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