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士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杀害,宋庆龄气得当场掀翻桌子
在南京中山门外的古灵寺旁,静谧的郊外安详地沉睡着一座墓碑,朱德以及宋庆龄曾经题词表示过悼念,彭冲也曾经代表过中央表扬沉睡其中的英雄,是“中国革命的英勇的坚强的战士”。
在惠州更有用其名字命名的公园、学校、以及街道,这是人民对他的认可以及对他的不舍。2015年三月,在其诞辰120周年之际,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亲友以及黄埔军校同学会、原东纵港九独立大队、香港老战士联谊会、香港新界社团联会代表等200多人出席纪念活动。
正如鲁迅说过的一段话“有些人走了,但是永远活着”,这位英雄、烈士、人民革命家,就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有个平凡的名字——邓演达,却又有着不平凡的一生。虽英年早逝却为革命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纵然天妒英才也同样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遗忘的贡献。
邓演达曾被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称为,中国革命不可缺少的“二达”之一。
1931年11月,36岁的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处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
消息传出后,大批爱国人士纷纷表示对邓演达的悼念以及对蒋介石的谴责。一向温文尔雅的宋庆龄更是气得当场掀翻了桌子,随后更是在申报上发表长文《宋庆龄之宣言》对蒋介石这一行为表示抗议。
邓演达可以说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般景美”,一生短暂但也轰轰烈烈,少年得志,平步青云。身兼军人的气质以及文人的风骨,刚正不阿,深受孙中山的信赖。辉煌过后除了给我们留下一件件丰功伟绩,也留下邓演达文集这样的文学著作。风一样的男子,钢铁般的汉子。
一、少年得志,初出茅庐
光绪21年,也就是1895年。3月1日,广东惠阳永湖乡鹿颈村的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娃。虽然没有天降异彩,花开满园,但这个健康的男孩也为家里增添了一些不一样的欢乐。
父亲邓镜仁是从梅州移居到惠州,颇有学识,是个秀才。给孩子取名演达,后字择生,希望孩子日后能飞黄腾达。此时浙江奉北县的一个名叫蒋介石的少年刚刚八岁。
19世纪末期的中华大地正处于严重的封建压迫与民族危机之中,从小邓演达耳闻目濡的就是残害与剥削,这些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都埋下了励志报国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想法。
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担任共产党人姚雨平的交通员,悄悄地从事着革命工作。
年幼的邓演达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明白自己做的事可以让大家过得更好,他是在跟邪恶势力斗争。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邓演达稍稍年长,对军事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9年,年仅14岁的邓演达就考入了广东陆军小学,成绩优异且勤奋好学,深受当时的校长邓坚的器重,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入了同盟会,当时整个学校加入同盟会的只有二十人左右。
当校长问及邓演达是否有信心始终跟随同盟会的脚步,始终坚定不移地以人民为主,以解救人民破除封建为己任的时候,邓演达毫不犹豫的说出愿意。从这就能看出,青年时期的邓演达就有杰出的才干,并热衷于革命事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年仅16岁的邓演达就跟着粤军抗击满清,算得上是辛亥革命元老级的人物。
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院,经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的举荐,邓演达次年加入孙中山组织的粤军部队,到福建漳州参加援闽粤军,时任营长,后任团长。
时间走到这里,邓演达才刚刚24岁,从经历可以看出邓演达算得上是少年得志,在政治舞台上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顺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是一个铁血铮铮的军人,或许受到家庭,尤其是父亲的影响,邓演达特别爱读书。
在北伐期间也是抽空就读书,看完了德文版的唯物辩证法。在后来郭沫若的回忆中,邓演达身上融合了军人以及文人的气质,称得上是“长于演说,也长于文笔”。
也许正是军人的体魄以及文人的思维,才造就了这样一个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把正确的革命价值观放在心中的邓演达。也才有了后来的宁死不屈,不畏惧蒋介石的次次威胁,始终坚定不移地认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邓演达。
二、投身革命,轰轰烈烈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拉开了序幕,孙中山在广州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改组国民党,提出了著名的,后来影响深远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方针。邓演达接到指示后深刻地感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深远用意,这是利于革命利于人民的变革。
于是邓演达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并首先在自己所属的第三团开始了新政治思想的宣导工作。
同年五月,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军事教育思想。黄埔军校首期设立在广州,能在广州选址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邓演达所在的粤军第一师就在广州。
为何孙中山对邓演达如此信任,甚至年龄悬殊极大也亲切地称呼邓演达为“邓兄”?
其实早在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大元帅府的时候,遇到旧部桂系的两万人造反,就是邓演达挺身而出救急于危难。
同时也正是因为邓演达的大力支持,孙中山后来才能在广州站稳脚步。所以在孙中山眼里,邓演达是一个有能力又值得信赖的人。
革命的路上总是有些绊脚石,黄埔军校期间,蒋介石因邓演达与自己意见向左,让心腹王柏龄处处把持校政,私下结交党羽排挤邓演达,在学生中散布谣言,在教学安排中处处为难。
因为不愿意让孙中山先生的心血付之东流,1924年冬,邓演达决定前往德国,一心求学。
在此期间他深刻研究了马克思理论,积极地跟当地革命学者交流讨论,为以后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隔不久,远在德国的邓演达听闻孙中山先生北京逝世。听闻这个悲痛消息的同时也得知党政机要已经被蒋介石统领的右派牢牢把持,邓演达毅然辞去学业,经苏联回国。
悼念孙中山先生之馀,邓演达也是积极的联系旧部,希望能把孙中山的革命成果保留下来。之后邓演达出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参加了北伐。
邓演达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期间兢兢业业,倡导学生炼体练兵,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北伐期间更是历时40多天,参与指挥多场战役,最终打下了武昌。这里有人可能有疑问,武昌战役不应该是叶挺的独立团应当居首功嘛,叶挺的独立团是隶属于张发奎的第四军,而第四军就是是邓演达直接指挥的。
在接下来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中,邓演达是个积极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士。1926年九月,在汉口设立国民军办事处不久,邓演达就端坐在车上,带着荷枪实弹的将士们,大摇大摆地进入法租界、日租界。在当时规定不允许汽车进入租借的情况下,狠狠地给帝国主义来了个下马威。
武汉政府期间邓演达进行多次改革,建立军校,鼓励人们投身革命,是反对蒋介石独裁的推动者。
三、命途多舛,虽死犹生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令人愤怒的“四一二”政变,不止对共产党产生了沉重的打击,对国民党内部以邓演达为首的左派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蒋介石联合了汪精卫,最终邓演达双拳难敌四手,只能在发表了著名的《告别国民党的同志们》之后,远走他乡,前往苏联。
在他走后,武汉政府也逐渐解体,一些左派精英也都相继沉寂了起来,减少活动,减少言论。只能默默地养精蓄锐,期待有一天邓演达能够重新回来主持大局带领部队革命。
到了苏联之后,邓演达依然心系国内,心中想的依旧还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去世的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之后邓演达联合了逃亡到莫斯科的宋庆龄等人,成立了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并向世界人民表明,蒋介石政府以及汪伪政府是不合法的,并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宣言》,正式跟蒋介石划清界限。
之后邓演达又去了德国继续之前的学业,之后游历阿拉伯等地,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形态,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革命价值观。
深刻对照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邓演达总结出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必将需要人民万众一心,发展人数最多的工农无产阶级,而不是蒋介石那一套“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
1930年前后,邓演达结束了自己国外的求学之路,秘密回到上海。之所以这时候还依旧时刻提防着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已经开始下令追查邓演达。他无法忽视邓演达在左派之中的影响力,命令特务机关时刻留意邓演达的行踪。
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正准备去给国民党左派讲课,被早已经通过叛徒掌握了邓演达行程的蒋介石派人逮捕。随后押解到了南京,关押在陆军监狱的一个单独牢房里。被捕之后,邓演达依旧不肯低头。几次三番的所谓军事审理,都被邓演达以强硬的姿态反驳。
蒋介石也多次在监狱中,与邓演达探讨革命的发展,希望能够转变邓演达的想法,让邓演达能够认同他的观点并且辅助他完成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半生的所见所闻让邓演达深刻认识到蒋介石的革命仅仅是为了自己,已经跟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背道而驰。
以人民为本的思想早已在邓演达心中根深蒂固,他不愿意和蒋介石同流合污。所以邓演达不愿意妥协,也不愿意臣服。
多次劝服未果,蒋介石对如何处置邓演达也是感到左右为难。询问了戴季陶该如何处理。
戴季陶深思之后表示“较之汪精卫,陈季礼之辈,乃至较之共产党之流,邓演达之威胁更甚,实则统一路上之最大阻碍。”言语至此,蒋介石最终决定处决邓演达,又因为忌惮邓演达的影响力,只能下令,不要惊动各方,秘密处决。
1931年的11月29日。南京麒麟门的沙子岗荒郊,一代革命领袖,永远地闭上了睿智的双眼。那夜的沙子岗,也是悲鸣不休。
享年,36岁。
军人、领袖,政治家,学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支持者,这是后世对其的评价。生于封建末期,成于北伐动乱,戎马半生。邓演达给后世留下来的不光是自己浓墨重彩的传奇,更多的是对革命追求的一腔热忱。
时至如今,每年的邓演达纪念日依旧有社会精英,知名学者去邓演达墓地祭拜。希望他的革命精神能够薪尽火传,在我辈之中继续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