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赵朴初列传

史记 赵朴初列传

赵朴初先生

先生姓赵,讳朴初,世称朴老,丁未(1907)年生,宜城府太湖郡人。其先文楷,嘉庆间一甲一名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后使琉球。

文楷子曰畇,畇子曰继元,继元子曰曾重,曾重弟曰曾裕,曾裕子曰朴初。自文楷至曾重,皆中进士,或选庶吉,或入翰林,人俱奇之。

先是,曾裕署县吏,寻为塾师,其为人颇敦厚,家事皆举于内。内者陈氏,讳慧,朴初母也,笃信佛,于室置佛堂,日拜不辍。舍前有塘,深数尺,其中鱼鳖甚众,咸生朴母。

朴老少时,每于庭与诸儿戏,或有投石于塘者,辄止之,曰:“此间生灵,可亲可爱,请勿伤之。”诸儿乃去,不复捉焉。

朴老长七岁,某夕,望一蜻蜓盘旋堵上,甫俯冲而下,留于蛛网,力挣不得脱,而蜘蛛适寤,振奋招肢,行将食之。朴老急持一竿至,挑网驱蛛,蜻蜓见放。

史记 赵朴初列传

朴老书法欣赏

母居其后,微观其行,不觉笑靥始生,以为可教也。翌日,拏朴往拜佛寺,且告之曰:“生而为人,善念为本,此终生之信也。”朴老顿首再拜,形态堪诚。

先觉师父遂语于朴母曰:“是子虔诚,且善对,文气亦厚,是为非凡,日后必成大器。”

年二十,母使行学,事表舅关䌹之,关䌹之者,净业社之副会也,尝与同事论朴老,曰:“吾亲戚间有此儿,非常人也,愿诸君稍授之学。”

朴老为秘书,以上司事表舅,未尝怠懈。每有文书,常反复忖度,三省而书,故时有通宵达旦之举,表舅或悯其苦,乃窃望之,寻抚其首,曰:“文采飞扬,书法亦善,独鲜佛书之见,未通禅意之路也。”

朴老始勉力就学,专研佛经,未达其志,终不休憩。己巳春(1929),佛教协会见创,䌹之就常委,朴老趋之;乙亥秋(1935),圆明讲堂新立,圆瑛法师荐为在家居士。

史记 赵朴初列传

朴老书法欣赏

且朴老之为学也,固以严谨为要,及效佛堂,读万卷经书,融往学而开新义,自是学识益密,造诣益邃。

当是时也,日寇既凌于白山黑水,自学良退关内,而蒋公剿共甚急,无意与战。未几,日悍然举力侵华,寻拔北平、上海、南京诸府,蒋公西狩巴蜀,陪都重庆。

朴老叹惋之间,网罗天下救亡之士,广济沦陷豺之众。或遇军士苦战败亡者,尝以寺庇护之,迨其伤势有善,乃阴送之,兵卒无不泣涕,以为佛之临凡也。

建国后,朴老历事佛教协会会长、佛学院院长、红十会副会。

文革后,开放起,美华冻解,中日冰释,有司使使赴日,朴初为长。既之日,慷慨演讲,诚致其辞,所言往往深入人心,所见未尝有阙遗者,天皇共臣民俱称之曰能。

己卯(1999),时朴老已届九十有二,而香港归母邦盖二年矣。彼日朴老以久病之躯往与盛会,宣其主旨,发其倡议,港澳、台侨皆引共瞩,以为善言也。

明年,朴老卒于京师。佛界、政界、士大夫之徒,皆衔哀痛,以为斯人一去,乃新世之巨失也。

公遗言曰:“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流水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尝有问计长寿之道者,公笑而应曰:“弟今年九十又二,“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唯此而已。

近有诗云:‘不知肉味七十年,虚度自渐已九十;客来问我养生方,无他奉告惟蔬食。’质诸姚先生或亦暗合道妙欤,弟仍住医院,遇有重要活动,向医生请假外出。此间医护条件好,亦可以略避人事烦嚣耳。”

叔同则曰:

公之为人,和颜而悦色,礼贤而下士,或有后进可酌,往往奖掖,并引荐之。

及有尘垢者循迹而至,或邀题词,或存墨宝,公必一一细问,详加忖度,而后能致,逾矩则拒。

今之市面伪朴老书者甚多,殊不知公之真迹多遗佛寺,而鲜有滥作充数者,故寡流于市间。

且朴老家居四世翰林,乃书香门第之家。其为书多学王右军之笔意,兼带东坡先生之文理,字字温和、情真意切,笔锋有文人气。更通佛学,字如其人,禅意颇浓,行书简洁,恰到好处。

吾闻沙孟海、启功、朴老者,俱享彼时书坛巨擘之名,遂细品其书法文字,以为妙绝。

史记 赵朴初列传

喜欢古文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张叔同